冬季采摘游 如何“火”起来?
眼下已经进入寒冬季节,露天农家游项目歇业,温室大棚采摘观光游出现商机。但是由于资金、技术等多种原因,一些温室采摘观光游却不能很好地满足市民需求,突出表现在采摘品种单一、餐饮住宿不配套等。令人欣喜的是,为改变这种现状,一些农户自发转变观念,积极引种名特优新品种,积极搞好吃住玩配套,使冬季采摘游升温,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临近元旦,采摘游客增多,但是一些品种的采摘价格虚高还需引起注意,采摘游千万不要搞一锤子买卖。
吸引城里人来就要一招鲜 冬天里,温室大棚种出甜葡萄
日前,记者从市区乘车沿荣乌高速,经过50分钟来到大港小王庄镇刘岗庄村。在村民的指点下,来到“迎新”家庭农场,慕名参观了冬季温室葡萄采摘。一进入温室大棚,就看到满棚翠绿的藤叶间挂满了一串串紫红色的葡萄,让人格外惊喜。十多位游客满脸笑容地一边采摘着葡萄,一边啧啧称赞地品尝着。记者看到,在这个面积大约0.6亩的温室大棚内,碧绿的葡萄藤条已经长到了1.5米高,根本不输给夏天露天栽种的葡萄,每棵藤条上挂满了好多串紫红色的葡萄,也跟露天葡萄挂果量相当。
“为什么想到冬天种葡萄?”记者向农场主刘坤问道。
“就是为了吸引市民采摘。现在市民对温室蔬菜采摘已经不是很感兴趣了,他们喜欢名特优品种,发展采摘观光游就要一招鲜。葡萄是市民喜欢吃的水果,但是冬天买不到新鲜的,如果能让市民冬天采摘葡萄肯定受欢迎。为此,在2013年4月,我们把葡萄藤移栽到温室内,让葡萄在冬天采摘上市吸引市民,今年农场里共有20个温室大棚种着葡萄。冬天种葡萄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病虫害,所以根本不用打农药,节省了种植成本,也确保了葡萄的绿色纯天然。冬天温室大棚葡萄不仅要丰收,质量更要好。如果葡萄不甜,肯定不会有市民来。”
“这里种出的葡萄特别甜,采取了哪些措施?”
“秘诀有三个:一是品种好,二是采用了绿色食品栽培方式,三是肥料中添加了硒元素。其中采用了中国台湾产的有机肥作为基肥,并采用了北京一家公司生产的‘如金’菌剂维持葡萄所需的营养平衡,不使用化肥。硒是一种人体所需的有益微量元素,在肥料中添加这种成分,使葡萄成为富硒葡萄,健康保健效果好。正是因为采用了这些措施,才确保了‘迎新”牌葡萄特别甜,受到了市民的欢迎。”
农业专家王学忠认为,冬季温室采摘一定要丰富品种,菜、果、食用菌、花等丰富多彩,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市民需求。温室名特优品种更需加大引种力度,追求新奇是旅游市场永恒的主题。
吸引城里人采摘配套要完善 吃住游玩都在现代农庄里
在津南区津港公路与葛万路交汇处有一个现代都市农业观光园:元旭君子兰花卉基地。农庄右侧是10个连片的君子兰温室大棚,30万盆碧绿的君子兰让人流连忘返;左侧是一个新建的有五十多个房间的漂亮农家院,再往里面走是一个难得一见的名犬饲养基地。负责接待游客的张女士告诉记者,市民到这里采摘游玩,吃住都可以不出农庄,非常方便。
记者先来到君子兰基地,硕大的温室大棚里,满眼都是碧绿的君子兰,有的已经开出了红花,煞是喜人。一位员工介绍,这里已经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君子兰良种生产、研发、销售、观赏为一体的科普示范基地。一位正在带着孩子参观的家长说,原来只知道君子兰是名贵花卉,但不知具体名贵在哪里、怎样选育出来的,今天领着孩子到温室大棚一看算是搞明白了,孩子也增加了知识,还计划买走几盆。在元旭君子兰基地还可看到赛狗比赛,让采摘游内容更丰富。记者看到,在一个类似跑马场大小的椭圆形场地里,十几条名犬正在奔跑着,速度快如疾风闪电。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名犬一般时速都超过80公里,市场上难以见到。
记者来到新建成的农家院,这里共有五十多个房间。每个房间都有独立卫生间、大床、沙发、空调等。一位游客高兴地说,在这里玩完后就可立即住下来,没必要急着赶回家去。这里的房间很好,跟市区的宾馆没有区别,价格也实惠。在基地餐厅里,游客们吃得更香。饭桌上有金黄色的炒鸡蛋、香气四溢的扣肉、碧绿的凉拌油麦菜等。一位游客高兴地说,以前到其他地方采摘游玩,当地没有食堂餐厅,还得饿着肚子奔回市区吃,太不方便了,而在这里不出农庄就可就餐,很方便。这里的农家饭菜味美实惠,下次还要来。元旭君子兰花卉基地负责人袁学仁介绍,该基地还兴建了40亩草莓采摘基地,即将开始采摘。他们的发展方向是把基地打造成集君子兰培育观赏、赛狗、采摘、娱乐、住宿、餐饮为一体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旅游休闲乐园,年接待游客能力可超过15万人次。
旅游专家张祥认为,冬天温室采摘观光游一定要搞好餐饮、住宿的配套,千万不能让市民饿着肚子往家里跑。这样既可以延长采摘游产业链条,还可以满足市民需求。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温室采摘价格不要太贵 采摘游不要搞一锤子买卖
萝卜10元一斤,草莓80元一斤,近日一些农户推出了今年冬季温室采摘的报价,让一些市民摇头叹息价格太贵了。一位市民说,现在最好的萝卜市场售价也不过每斤3元钱,最便宜的一斤只有1元。市民到温室大棚采摘节省了运往市区的成本,应该便宜一些才对,不知道为什么价格却提高了那么多。除了萝卜以外,草莓的采摘价格更让一些市民感到昂贵。有网友发帖说,虽然冬季种植草莓成本较高,但是每斤80元的价格还是太宰人了,市场上最好的草莓每斤不过20元左右,而且还可以送到家。
温室采摘价格到底贵不贵呢?一位农户介绍,像萝卜虽然是在大棚种植,但是跟露地的萝卜相比,种植成本相差不算很大,如果每斤卖到10元是有些贵了。草莓因为冬天必须是在温室种植,需要人工增温,种植成本比种萝卜大,但如果每斤卖80元也有些贵了,每斤40-50元比较合适。农业专家曹强说,市民到温室来一般都是采摘长相最好的,像萝卜一般都挑个头均匀、外观漂亮的;草莓也是这样,所以应该允许价格贵一些,但是不能太离谱。
一位草莓种植户介绍,冬天采摘草莓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采摘价一开始也摸不准,只能参考北京等外省市的价格。2011年春节期间,来温室采摘草莓每斤是100元。之所以敢定高价,原因是当时有不少机关单位用公款采摘购买当礼物送人,所以并不担心没人来采摘,相反却是供不应求。但是从去年开始,单位组织来的采摘游客数量骤减,草莓也就不太好卖出去了,所以他们开始自行降价,以满足普通市民消费水平。虽然草莓采摘价格降低了,但是市民却来得更多,有很多游客摘完草莓后还捎带买一些土鸡蛋等产品带回去,旅游效益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农业研究专家王瑞卿认为,冬天温室采摘游,只有价格适中才能吸引市民,毕竟来采摘的游客中工薪阶层所占比例最大。如果只搞一锤子买卖,后果就是没有回头客。温室采摘旅游如果没有固定的客源,采摘优势必会走向穷途末路。对此,农户应该合理制定采摘价格,做到薄利多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