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评论员:准确把握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

20.03.2015  10:52

新华社评论员:准确把握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
——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之一

  思想引领行动,理论指导实践。在党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全党能否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善于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来推进事业,决定着宏伟目标的实现。

  “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对于提升执政能力、推进事业发展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从第十一次集体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到本次集体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政治品格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实践的高度理论自觉。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论述,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是全党统一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破解发展难题的方法指南。

  理论修养决定思维和行动的能力。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其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归根结底来源于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以及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指导。回顾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正是因为把实事求是作为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个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才有了事业从小到大的蓬勃发展,有了生死关头的伟大转折,有了领航中国的辉煌成就。只有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时,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紧密联系实际而不是脱离实际,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个重大理论命题,却需要用实践来回答。放眼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国土,审视13亿多人口的庞大复杂社会,看清楚、想明白并采取正确措施推动发展是个艰巨任务。我国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二,经济增速即使由高速转为中高速也仍处世界领先位置,但地区发展很不平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无论是统筹事业发展“五位一体”总布局和党的自身建设,还是兼顾城市快速发展与“老少边穷”脱贫脱困等不同诉求,认清实际、把握实际都至关重要。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最大的客观实际,就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我们认识当下、规划未来、制定政策、推进事业的客观基点,不能脱离这个基点”。

  传统与现代并存,转型与升级同步,置身一个复杂而变革的大时代,尤需透过现象迷雾、把握现实本质的大智慧。“客观基点”是全局性、趋势性的总判断,是因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客观实际。这里面,既有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没有改变的总体把握,也有对基本国情内涵随着改革发展产生新变化、呈现新特点的敏锐捕捉。“”和“不变”的统一,全面反映了当代中国改革发展面临的新任务、新挑战,深刻揭示出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机遇期、着力点。准确把握治国理政的“客观基点”,将各地的客观实际放在工作大局、发展全局中考虑谋划,就能制定出既立足当前实际也适应长远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我们的主观世界更好符合客观实际,让政策措施更对路、工作开展更有效。

  干事兴业,关键在人;攻坚克难,事在人为。把客观存在的条件、困难转为可以利用的机遇和优势,取决于主观努力。辩证唯物主义并不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在科学分析、准确把握实际情况之后,“态度决定一切”。这是我们党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第一位,强调“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客观依据,也是关于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辩证法的实践运用。新常态之下,困难因素不少,但有利条件更多。只要我们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明确核心价值观的坐标,用富有时代气息的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战略判断上来、落实到重大部署中去,奋发有为、勇于担当、善于创新、迎难而上,就能按照“四个全面”的要求,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再上新台阶。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