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专家:习主席出席阅兵体现对历史尊重令人钦佩

12.05.2015  10:32

5月4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中国方阵参加彩排。 当日,5月9日胜利日阅兵夜间彩排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红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戴天放摄

中国日报网5月6日电 莫斯科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 in Moscow)高级研究员马丁•斯夫(Martin Sieff)在《中国日报》发表文章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胜利日阅兵式的决定体现了其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这一行为真诚而令人钦佩。以下为文章摘要:

习近平主席出席胜利日阅兵的决定,体现了其强烈的历史责任感,这一行为真诚而令人钦佩。在1937年到1945年间,日本帝国主义军队入侵并占领中国,导致中国2000万人罹难。俄罗斯及其他前苏联国家的损失更为惨重——二战中约有2700万前苏联公民失去了生命。

中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甚至超越了其本身的能力。当时,中国战场牵制了200万日军。在西方战场,诺曼底战役中纳粹兵力有11个师,而在苏联红军作战的东线上,纳粹兵力超过220个师。

强调这一段历史,并不是为了争论谁对二战胜利的贡献更大,而是要提醒国际社会应该对中国和俄罗斯在二战期间所做出的牺牲和其他反法西斯盟国的牺牲予以同等重视。

如今,尤其是在美国,二战的历史正在被遗忘。在我们如今生活的社会里,上周发生的事情就已成为远古的历史,然而那些稍纵即逝、毫无营养的谩骂之举,却能经社交媒体转载、扩大,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国家的总统竞选。

但是,历史又怎能如此轻易地从现实中抹去?弗洛伊德告诉我们,压制重要的记忆会带来致命的危险。人的潜意识将驱使被压制的记忆以一种强迫性、非理性和自我毁灭的行为方式重现。

对于一个人如此,对于由上亿人组成的民族及民族文化而言亦是如此。这也就是为什么,研究历史、恢复个人及民族的记忆对于维护世界和平而言是如此重要。

在21世纪,维护世界和平的唯一方法是承认并牢记70年前,那些为拯救人类所做出的牺牲。



原标题: 俄专家:习主席出席阅兵式体现对历史尊重,令人钦佩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