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让“补缺”又在灾难后

29.09.2015  10:51

  新华网天津9月29日电(记者梁建强、吴振东) 国庆节前夕,上海发生的火灾引发公众关注。所幸火灾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弥漫的浓烟却让安全的警钟再次敲响。灾害无情,必须防患于未然,别让“补缺”总在灾难之后。

  云南大理南诏火灾、哈尔滨一陶瓷市场大火、河南鲁山公寓起火、天津港特大火灾爆炸事故……今年以来,多地频发火灾,有的导致极为惨重的人员伤亡。灾难令人痛心,更留下诸多教训和警醒。

  不少地方其实并不缺乏各类“演练”“预案”“应急方案”,但却一次次步入循环“怪圈”。事故发生之后,“高度重视”“拉网式排查”以及各类“专项整治”纷纷开展,但时隔不久,又“好了伤疤忘了疼”,检查流于形式、规定沦为空文。

  “补缺”,不能总在灾难之后。每一起看似偶然的事故,其实都是各类隐患长期累积的必然结果。倘若责任心、“高度重视”仅仅只存在于事故发生后短暂的反省,注定难以根除隐患。

  祸患,常积于忽微;防范,贵在长期、常态。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监管部门要常抓不懈,各单位及个人也要有忧患意识。

  作为监管部门,须认真履职,全面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深入排查、及时化解各类安全隐患,落实好监督责任;作为责任单位,须让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从“纸上”落到“地上”,从形式转为实践;作为公众,也应自觉掌握安全防范知识,主动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做起。齐抓共管、人尽其责,方能形成合力,才能共保平安。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古训,理应时刻谨记。各地更当引以为戒,破除侥幸心理,切实拧紧安全之弦。

  国庆“黄金周”将至,消防安全、出行安全、食品安全等与公众安危、社会稳定息息相关,应引起监管部门高度重视。能否提前查漏补缺,动员社会广泛参与,将防患于未然的工作做足、做实、做细,考验着各地的治理水平及治理能力。(完)

[责任编辑: 金鑫 ] [编辑: 金鑫 ]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