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打造智慧小区2.0版

30.12.2016  21:06

      作为智慧城市中最基础的“细胞”,智慧社区面对千家万户,给大众提供多样化等智慧体验。这个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吸引着物业公司、房地产开发企业、第三方平台等众多行业人士的目光。

        近日,在北京市智能建筑协会、北京科技协作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二届智慧北京合作发展论坛上,与会代表围绕北京智慧小区建设内容、标准、商业模式等特点话题进行深入研讨,探寻智慧社区的发展路径。

        会上,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科技处副处长宛春表示,智慧小区将与小区有关的政府职能、物业管理、业主服务、区域经济信息通过智慧小区信息化平台融为一体,采用信息化、物联化、智慧化等前沿科技技术,将小区中涉及到的政府职能、物业管理和社会服务资源进行全方位整合和利用,为小区的和谐、安全、便捷提供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的服务单元。智慧小区的建设对智慧城市意义重大。

        在谈及北京市推进智慧社区的情况时,中共北京市委社会工作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伍发明表示:“2012年4月,北京市智慧社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经过4年的建设,北京市在智慧养老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促进老年生活便捷化的一站式社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促进老人医疗保健精细化的综合健康服务系统,促进为老服务特色化的‘五个一’专业服务系统,促进平安建设网格化的信息化管理防控系统,促进管理服务科学化的智能一卡通系统,促进为老服务工作运行高效化的人口地理信息系统。

        北京还借助“互联网+”实现了“互联网+”智慧医疗、“互联网+”智慧文化教育、“互联网+”政务服务等多项服务。目前,北京市智慧社区达到2200个,智慧社区覆盖率达75%,共有59个街道实现智慧社区全覆盖。

        除了在小区内开展各种智慧应用之外,北京市还在政务领域开展智慧应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信息中心主任高顺尉表示,目前,北京共有85个政务部门和区县接入了市共享交换平台;接入系统172个,其中涉及数据交换共享的系统114个;支撑了1095项跨部门、跨层级信息的共享交换工作,数据量累计超过231亿条,日均交换2440万条;汇聚整合空间地理基础数据、法人基础数据、人口基础数据、证照数据、信用数据、城市物联传感数据等超过200亿条;支撑领导决策、应急指挥、房地产监管、小客车调控、城市运行监测、行政审批、互联网+政务服务、信用信息共享经济运行监测等100多项重大应用。

        目前,北京的智慧1.0的基础已经打牢,未来,为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应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还将以小区为突破口,实现智慧小区2.0的迭代升级。

        “当前,我们正在开展智慧小区示范工程建设。建立、整合、维修小区相关硬件基础设施;全面收集、整理、清洗小区数据,建立小区信息数据库;逐步实现与政府管理相关数据库的对接与融合;针对入围小区的自身特点,建立满足本小区需求的智慧小区服务平台;逐步建立起对外开放、全市统一的‘北京市智慧小区服务平台’,政府管理部门、物业公司、业主、O2O服务商分权应用;组建技术服务团队,为智慧小区示范工程建设免费提供智慧小区运营平台等相关技术服务。”谈及智慧小区的建设目标时,宛春表示。“在开展智慧小区示范工程时,北京各小区的申报积极性很高,有近60家小区申请。目前,我们正组织专家对其进行考察调研、筛查、梳理,确定首批北京智慧小区示范工程建设单位,明年全面进入智慧小区示范工程升级阶段。

        与此同时,行业组织也发挥自身作用,积极投身到智慧小区、智慧城市的创建工作之中。北京市智能建筑协会参与、组织《北京市智慧小区建设技术规程》的编写工作,从技术层面规范智慧小区的建设工作。北京市智能建筑协会专委会主任朱华伟表示,通过制定标准,可为智慧小区的工程验收及成果评估提供依据;规范项目建设的实施流程和执行程序;明确管理与服务的信息架构、信息平台和应用系统的信息属性、边界、接口、应用等要求,更好地推进智慧小区创建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