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电厂:资源“转”起来 产业“绿”起来

12.04.2016  08:34

   天津北方网讯: 工业化是每个国家都无法逾越的发展阶段,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历史任务,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是一条重要途径。

  曾几何时,冒着各类有毒废气的“七彩烟囱”代表着人们对工业的向往;如今,仅排放无毒无害水蒸气的现代化工厂早已屹立在渤海之滨。

  从市区沿天津大道转入沿海高速,高架桥两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现代化的城区。车行不久,两座180米高的冷却塔“脑顶”散发着阵阵蒸汽渐行渐近,它们配合着两台高效环保的百万千瓦发电机组,向华北地区的电网输送着强大电能。

  这里曾经是一片盐碱滩涂,这里也曾是一洼盐田池沼。这里是国投北疆发电厂,它没有占用一分耕地,每年发电120亿千瓦时、淡化海水6570万吨、新增原盐50万吨、提供环保建材100多万立方米、节约建设用地22平方公里。

  “项目采用‘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模式,创造性地把发电、供热与海水淡化、制盐、盐化工、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等有机结合起来,较好地实现了高效清洁发电、节约用水、节约土地、海水淡化、浓海水和粉煤灰综合利用,形成了‘电水盐化材’一体化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北疆电厂副总经理魏刚通过厂区展览馆内的工厂模型向记者介绍着业界争相效仿的“北疆模式”,“北疆电厂是首批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建成运行后,通过近几年对环保技术的不断改造,又成为国家超净排放试点单位,作为一家燃煤电厂,现在我们的排放指标已经完全达到了燃气机组的标准。

  作为一个能源行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典型案例,北疆电厂的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散发着循环利用的“气息”。

  大大小小的管道纵横交错,每条管道上标注的信息一目了然。在发电机组控制室,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发电工程是整个循环经济项目的龙头,采用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百万千瓦等级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发电机冷却用水采用海水闭式循环方式,所用淡水完全由配套海水淡化装置供给,实现了淡水资源的零输入、零开采。机组同步配置目前国际最高标准的除尘和脱硫、脱硝装置,各项环保指标均达到燃气机组排放标准。

  据介绍,北疆电厂全面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能量梯级利用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废渣、废水、废热等废弃物完全零排放。工作人员表示,厂内的生产废水、生活污水以及雨水排水系统都是独立管网,生产废水处理后除用于输煤系统冲洗外,还提供给建材厂进行加气砖生产;生活污水在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绿地、道路的浇洒上。“废水再利用,每天能节约上百吨水。整个项目使用海水作为工程循环冷却用水,大大节省了淡水资源”。

  冷却塔旁,灰蓝色钢架支撑起各种设备和管道,这便是电厂的海水淡化装置。该工程采用目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效率高、成本低、防腐性能好、适应性强”的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利用发电余热和部分低品位抽汽进行海水淡化,可以进一步提高约10%左右的全厂热效率。“浓缩海水制盐工程是本项目循环经济优势的最大亮点,海水淡化工程排出的浓缩海水就近引入汉沽盐场,经过海水淡化排出的浓缩海水浓度提高1倍,大幅度加快了制盐效率,汉沽盐场因此增加了近50%的原盐产量。”相关技术人员介绍道,“制盐母液进入盐化工生产流程生产溴素、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镁等市场紧缺的化工产品,至此海水被‘吃干榨净’,实现零排放。”据了解,经处理产生的淡化水已经直接送入滨海新区市政管网供市民使用。

  在厂区一隅的建材车间,发电工程产生的粉煤灰等副产品,正在被加工成建筑工程常用的加气砖。据了解,电厂配套建设的这条年产60万立方米加气混凝土砌块生产线,每年可为社会提供150万立方米的建筑材料。

  在一期项目旁,北疆电厂正在抓紧时间推进二期工程2×1000MW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和日产30万吨海水淡化装置工程建设。在一期工程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模式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二期工程进一步提升了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采用造水比更高、效率更好、单机容量更大的海水淡化装置,并将发电工程主机参数提高至国内最高水平,使纯凝工况煤耗降至263.3克/千瓦时,兼顾供应1000吨/时采暖用气和1400吨/时工业用气。项目投产后,全厂全年平均热效率将提高到65.6%,设备的等效利用时间可提高至6300小时。

  目前,北疆电厂已投入3亿元用于环保技术改造,为减少煤场扬尘,又投资4亿元进行煤场全封闭改造,二期工程也同步建设烟气超净排放环保设施。

  今年年底,全部工程全面完工后,北疆电厂四台百万机组的排放量将仅相当于原来一台机组的排放量,真正做到了“燃煤机组燃气化”和“发电增容、污染物减排”的循环经济目标,为天津市和国家节能减排目标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