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多举措加快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20.05.2016  16:36

  今年西青区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为重点,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实际成效。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定方向、指路径。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升级转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需要率先突破的三个领域,我们在做好交通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同时,将协同发展的重点放在了产业方面,围绕这个重点方向制定了全年工作要点,确定了产业对接、资源承接等10项重点任务,指导全区各部门集中资源、集中力量、集中精力,努力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二是转方式、精对接。在对接方法上,变“大水漫灌”为“高效滴灌”,对重点企业、重点业态、重点区域实行点对点攻关,通过“点线面”结合的方法,提高对接成功率,全年计划开展招商活动100次,对接洽谈项目300个。在对接渠道上,建立多维度、多元化的对接体系,健全区级领导赴北京开展招商的常态化机制,打通更高层次的渠道;区内各部门依据工作特点,与上级部门和北京对口单位做好沟通衔接,挖掘更深层的情况;加强与北京各行业协会、产业联盟间的交流接触和战略合作,拓展互推项目的路径;借助市场力量搭建更多交流合作平台,扩大项目信息来源。在对接区域上,依据我区各街镇、开发区的产业基础和优势特色,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关村科技园区、文化聚集区等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开展定向对接。在对接重点企业上,通过区内企业的上下游关联企业、驻区企业投资方资源、行业协会和专业中介等,实现与国企央企、500强企业、大型民营企业等重点企业的沟通衔接,努力掌握投资动态。


  三是明重点、优承接。聚焦北京更加优质的产业资源,开展精准招商,确保今年再签约一批首都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计划引进北京项目100个以上,协议投资额同比增长30%以上,注册率达到90%以上。着重瞄准四个承接方向,第一是承接先进制造业。借助我区工业基础优势,对北京临空经济区汽车生产基地、永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重点产业进行专项攻关,挖掘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企业落户我区。第二是承接现代服务业。吸引在京企业的财务、结算等功能和各类外迁总部落户;吸引北京动批、大红门等优质商户聚集,促进专业市场与电子商务融合发展;吸引消费金融、融资租赁等创新金融和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以及其衍生业态;吸引北京知名第三方和第四方物流企业建立区域性总部和后台服务中心、管理运营中心等功能。第三是承接科技人才资源。借重北京大院大所资源,争取合作建设研发中心、科研工作站和高校创业园,拓展人才聘任和交流范围,吸引北京科研成果和专业技术人员。第四是承接教育医疗资源。以市场化为手段,借助我区学校、医院基础,努力吸引北京教育医疗机构开展合作。


  四是搭平台、强载体。建设基础设施完善、管理服务优质的载体平台,进一步强化我区综合优势、拓展承接空间。加快推进天津南站科技商务区建设,强化高铁的核心作用,打造商务区整体概念。加快西青开发区新扩区建设,高标准做好前瞻规划,重点打造高端装备制造区、生态健康区和科技研发区三个聚集片区,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空间。加快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西青分园,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创新政府主导的科技服务平台,壮大市场化科技服务机构,顺畅与北京的合作路径。加快提升商务楼宇的运营水平,围绕智能物联、产城融合做好配套,打造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楼宇群;完善市场推广、行业中介等增值服务,拓展楼宇内涵,增强承接吸引力。


  五是聚合力、重落实。更加强化全区联动,努力形成多路并进、多措并举的承接工作格局,进一步扩大整体效应。更加侧重资源共享,实现企业、项目等招商资源的互联互通,建立区域性资源渠道数据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更加注重责任落实,将承接北京产业转移和相关工作情况纳入全区绩效管理体系,确定各项工作的具体目标,层层落实责任归属,营造比学先进、激励互助的良好氛围。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