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坻区多措并举促进示范工业园区发展

23.11.2015  11:22

 

宝坻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示范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把园区建设作为增强区县发展实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战略举措,从产业集聚、基础提升、集约发展、生态发展等多方面对园区给予政策、资源支持,促进优势因素叠加,推动园区又好又快发展。 一是 抓规划,促引领。本着“规划先行”的思路,按照科学准确定位、产城融合发展、生态经济并举的原则,聘请清华同衡、北京方迪、深圳建筑科学研究院完成了中关村科技城、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园规划编制,为下一步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下一轮引智引才预留了发展空间。 二是 抓招商,聚产业。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集聚,实施“走出去”招商战略,成立了14个招商组,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业招商队伍,主攻北京、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以招商引资扩大产业集聚。 三是 抓政策,促发展。细化万企转型升级、技术改造、节能资金、中小企业融资等政策,广泛宣传,用活用足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激励和引导作用,推动经济提质增速,壮大企业规模。 四是 抓考核,明责任。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目标责任,落实主体责任,落实考核办法,年底兑现奖罚。同时,对目标任务进行过程评估,督查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任务按期完成。 宝坻示范工业园区发展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是 产业特色越来越鲜明。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支撑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作用。以日立电梯、京龙电梯为核心的电梯装备制造产业稳步发展,30余家上下游配套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发展壮大;以贝特瑞、东皋膜为龙头的新能源产业经培育孵化,产品竞争力十分突出;以天龙钨钼、宝兴威为代表的新材料产业正落地生根;以勇猛机械、天拖为品牌的农用机械制造产业发展迅猛。 二是 招商质量越来越高。园区大力引进500强企业、龙头企业和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水平先进企业快速集聚成长,市区级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首航节能项目2014年实现产值8亿元、税收7200万元,短短三年迅速成长为本区工业企业纳税第一大户;天龙钨钼项目建设速度快,产品科技水平高,可用于航空航天等高尖端领域,今年建成投产后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三是 配套功能建设越来越完善。园区开通至城区的公交线路,满足了企业员工出行需求。节能环保工业区海关大厦落成,将更加方便企业进出口货物通行。“水上硅谷”基础动工,为信息化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搭建服务平台,有利于促进“互联网+”融合发展。低碳工业区商务区建设初露端倪,蓝领公寓规划设计完毕,将为高级人才及产业工人提供优质生活配套服务。银行、邮政、通信、酒店等网点步入园区,企业生产生活更加便捷。 四是 绿色发展越来越突出。园区推动路灯节能化,采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作为电力来源。节能环保和低碳工业区供热燃煤锅炉清洁能源改造,采用地源热泵技术,实现了50多万平米清洁能源供热。马家店工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塑料制品工业区污水处理厂破土动工,年内将实现污水集中处理。园区大力倡导企业建设采用节能建材和节能产品,推进建筑绿色节能发展。 五是 创新发展越来越多元。节能环保和低碳工业区通过合同能源管理完成燃煤锅炉改造,塑料制品工业区与碧水源公司合作建设污水处理厂,借助社会资本逐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低碳工业区与中国银行宝坻分行合作推行“银园贷”,扶助园区中小微企业发展,帮助多家企业办理了信用贷款。通过收储、股权转让、租赁、二次招商等方式,盘活了965亩闲置土地,努力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中关村科技城在建设运作、招商引资、利益分享等方面创新举措,探索新型开发模式,增强科技城发展活力。 宝坻四个示范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59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开发面积29.63平方公里,入驻企业489家,其中投资超亿元企业262家,已投产企业316家,完成工业固投531.36亿元;在建企业97家,实现工业固投204.37亿元;筹建企业76家。今年1-9月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429.88亿元,同比增长21.9%;实现税收15.78亿元,同比增长27.87%;累计安排就业4.03万人,同比增长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