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三家新医院今年内投入使用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卫生资源调整 公立医院改革 提升公众健康素养
三家新医院今年内投入使用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记者李佳萌 幸福生活要有一个健康身体,近几年,天津每年都把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纳入20项民心工程,百姓对提升医疗服务的期望也在节节攀升。两会前夕,新报通过电子邮箱、微信等平台推出“征集民生话题,记者帮您上两会打听”的活动,其中新医院改扩建进展和惠民便民医疗服务项目成为市民在医疗卫生领域关注度最高的两大话题。昨天,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讨论中对卫生资源调整、公立医院改革、提升公众健康素养等进行了热议。代表、委员们的焦点话题,道出了市民的期待和心声。
焦点话题·医疗卫生
职能部门回应
昨天,市人大代表、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王建存表示,今年天津将兼顾城乡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继续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组建医疗联合体,让高水平的医务人员、高质量的医疗技术、高标准的医疗设备真正服务到市民家门口。
三家医院今年投入使用
按照“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周边区县”三大部分,更加合理地配置医疗卫生资源。今年,市第二儿童医院、医大总医院空港医院、环湖医院投入使用,完成天津医院二期改扩建、中医二附院迁址新建等项目,人民医院三期扩建、一中心医院新址扩建、肿瘤医院二期扩建、中心妇产科医院原址改扩建等项目开工建设,通过优化医疗资源布局,为百姓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服务。加快发展社会资本办医,今年东方妇儿医院等相继建成开业,社会资本办医床位数占全市总数将达到25%。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 组建医疗联合体
在总结泰达心血管病医院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整体推进滨海新区改革试点工作,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在一些区县组建医疗联合体并试点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就医模式。推动在区县中心医院建立医学检验中心、影像中心。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培育拓展医养结合服务、康复医疗服务、健康管理和促进等健康新业态。
中医药服务将走进社区医院村卫生室
不断完善预约诊疗和无假日门诊服务体系,推动网上支付挂号费、社区医院为患者预约大医院专家号等工作,提高预约诊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推动住院患者无陪护和营养包餐工作,探索护理员持证上岗管理机制,加快三级医院营养科建设。
做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2015年实现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每个站(室)均能提供2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通过各种便民惠民举措,提升患者就医感受。
“健康大讲堂”继续向市民免费开放
今年,天津还将完成300万受益人次的妇女儿童健康惠民服务和3.1万对计划怀孕的夫妇免费孕前优生检查项目。加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力度,继续深入开展健康巡讲活动,做实“健康大讲堂”品牌项目,不断完善综合性健康教育传播平台和网络。开展健康促进区县试点建设及“天津市健康素养综合干预示范学校”创建活动。发挥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团作用,向市民普及健康知识,传播健康生活理念。
代表委员建议
近两年,天津公立医院发展迅速,扩建、迁址新建的大型三级医院硬件设施整体提升,带给了市民更加舒服的就医体验。不过,尽管公立医院面积在扩大、床位数在增加,却依旧难以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挂号难现象仍然存在。
对此,参加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张金钟认为,主要问题在于天津基层医疗水平有待提升。大医院应偏重于看危重、疑难、复杂型疾病,而社区医院则应更多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他建议,社区医院要继续提升医师的诊疗水平,同时建立起转诊机制,畅通上下转诊渠道,让患者在短时间内得到匹配且有效的治疗。
参加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市政协委员姜铁民则认为,消除现有公立医院存在的积弊,应引入大型私立医院与之竞争,从而在医院管理、行业规范、服务水平上,促进公立医院更新观念,更好满足市民的就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