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家公立二级医院将入医保定点 47.4万居民受益
今晚网讯 (记者 刘长海)记者昨日从新区获悉,8月1日开始,新区在本市率先实现居民门(急)诊就医医保报销范围由一级医院扩大至二级医院。目前,该项制度已经在天津医科大学滨海医院(原汉沽医院)推行,下一步还将有13家公立二级医院陆续纳入居民医保定点机构,将有47.4万城乡参保居民受益。
51岁的茶淀街居民李女士患有肝血管瘤,需要定期复查。6日上午,她拿着自己的居民社保卡来到天津医科大学滨海医院内科复查,挂号、就医、做彩超……很顺利做完检查。“我这个社保卡以前只能在社区医院用,但我这个毛病还是需要在大医院看。所以,以前复查都是自费,这回好了,可以报销了。”李女士笑着说。
根据日前出台的《关于扩大滨海新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患者门(急)诊就医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凡是在中心商务区、临港经济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东疆保税港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原塘沽区、原汉沽区、原大港区办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手续的人员均可享受此政策。
新区内已经进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并与社保经办机构实现联网结算的公立二级医院(含二级企业定点医院),作为参保人员门(急)诊就医的二级医保定点医院。参保人员只要持居民身份证或社保卡到所属街镇劳服中心、居民医保服务中心、社保分中心或定点医院等点位申请办理门(急)诊就医登记手续,就可选择任意一家已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的二级医院作为门(急)诊定点医保机构,享受门(急)诊的费用报销。并且在一个参保年度内,参保居民还可以作两次变更选择。对参保人员发生的5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门(急)诊医疗费用给予报销,报销比例为50%。
据了解,目前,新区共有包括滨海医院在内的14家公立二级医院(含企业二级定点医院),并且正在开展公立医院改革。改革完毕后,将全部纳入居民医保定点机构,此举将使新区47.4万城乡参保居民受益。
链接 本市现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本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两个体系。其中,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可以选择在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就医,并按规定报销住院、门(急)诊等费用;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员,包括学生、儿童和成年居民,也可以在一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享受住院等医保待遇,对于门(急)诊的费用只报销在一级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