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卫生计生委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安排科学调动医疗卫生资源
自2016年5月第十三届全运会组委会成立以来,市卫生计生委认真落实组委会工作部署,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安排,扎实高效推进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今后,市卫生计生委将切实树立“工作往前赶”的紧迫意识,科学调动全市医疗卫生资源,凝聚各方力量,为全运会圆满成功提供有力医疗卫生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服务保障体系
市卫生计生委把做好全运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作为卫生计生系统面临的重要任务,在全运会组委会领导下,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了由组委会医疗卫生部、竞委会医务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组成的服务保障体系,完善管理指挥架构,清晰界定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快速组建医疗卫生部,设立了综合处、医疗救护处、疾病防控处、卫生监督处、病媒防治处5个内设处室。
确定了33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为全运会定点医疗机构,承担派出医护人员、开辟绿色通道、为全运会相关人员提供诊疗服务。建立全运村医疗服务中心,为驻村运动员、技术官员、媒体记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在47个比赛场馆以及新闻中心、指定接待宾馆建立医务室承担现场医疗保障任务。由市急救中心牵头设立救护车指挥调度机构,负责全运会各保障点位的院前急救转运工作。
坚持制度先行
引导建立高效顺畅运行机制
建立完善各项专业和管理制度,加强工作的统一安排和具体指导。按照全运会筹备工作和赛事需求,较短时间内组织相关部门研究制定了全运会医疗救治、干部保健、传染病疫情通报、风险评估、症状日监测、突发事件紧急医学救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病媒防治和控烟监督等20多项专业工作制度。制订了医疗卫生部办公会议、公文管理、信息报送等日常工作制度。
建立统一领导、全面覆盖、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加强医疗救护、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病媒防治专业工作协同联动,避免出现职责重叠、管理缺失、推诿扯皮等情况。进一步细化完善总体方案,组织制定了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进度表,按照时间节点逐一列明工作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使纵向管理与横向推动相结合,做到条块结合,实现专业指导与整体推动的同步,既有利于各专业根据自身进度开展工作,更便于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推进。
注重调研考察
把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市卫生计生委将调研作为重要的工作方法和保障手段,贯穿在整个工作过程中。通过深入调研,全面了解情况,充分论证,提出工作思路,制定工作举措,确保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做深做实做细。
深入比赛场馆实地调研,从2016年6月份开始,利用两个月时间逐一深入到各个比赛场馆调研,多次深入全运村建设工地现场考察,与河西区、全运村部、建设方等充分沟通,对全运村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标准、科室设置、功能布局组织论证,确定了全运村医疗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在调研的基础上,考虑大型综合医院临床学科齐全,管理严格,专业水平强,具有集中调配医务人员和医用设备的优势,能够实现高水平高质量提供医疗卫生保障服务的目标,研究提出了由实力较强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整建制承担全运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模式。
积极沟通协调
争取各方面支持配合
市卫生计生委还加强了与组委会各部门的沟通联系,注重协调配合,努力营造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分别与办公室、竞赛组织部、全运村部、财务部、后勤保障部、信息技术部、市场开发部等多个部室建立工作沟通和联系渠道,积极配合,相互协助,尽可能争取各方面支持。密切与竞赛组织部的工作联系,及时掌握比赛日程和赛事需求,适时做好调整,确保医疗卫生保障服务的及时有效。
市卫生计生委先后两轮深入到各比赛场馆加强沟通和联系,结合比赛场馆实际,就医务室建设、急救通道设置、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运行等,有针对性提出指导意见和改进建议,制订比赛期间医疗救治、疾病防控、卫生监督、病媒防治、卫生应急情况报送表,细化要求,规范服务,确保各个比赛场馆医疗保障工作符合规范要求和质量标准。
加强工作宣传
提升卫生工作的社会影响
按照全运会新闻宣传工作的统一部署,市卫生计生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展示医疗卫生保障工作亮点,发挥信息工作的推动引导作用。对重要节点的工作推进、重点任务的组织落实、关键问题的分析把握,通过及时编写工作信息和工作动态,进行宣传推动和规范引导。编发的工作信息均被组委会采用,已经组委会刊发5期全运会工作动态,很好地宣传了医疗卫生保障工作。
全力做好测试赛
实战练兵积累经验
2016年8月至10月,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完成了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暨全运会测试赛、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全运会测试赛、全运会赛艇项目测试赛的医疗卫生保障工作,在实际运行中检验了指挥调度、流程设计、协调配合等方面的情况和效果。通过测试赛练兵,初步检验了医疗卫生保障工作,锻炼了医疗卫生队伍。
通过测试赛练兵,进一步积累工作经验。围绕比赛成功举办这一核心任务和目标,主动服务,加强指导,帮助督促各个比赛场馆和接待宾馆达到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标准要求。提高培训质量,开展针对性、综合性工作演练,使医务人员尽快熟悉掌握竞技体育医疗卫生保障工作的规律和特点。加强统筹协调,强化团队意识,在每项保障任务中,来自不同单位的医护、急救、疾控、监督、爱卫等各方面人员组成服务团队,加强团结协作,有效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扎实高效推进医疗卫生保障任务。
文章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