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时代 劳模精神闪光
27.05.2016 09:43
本文来源: 总工会
发表于《天津工人报》2016-5-26。
当前,我们正处于“双创”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而随着互联网、科技等新兴行业兴起,也带来了劳模结构的变化,知识型、创新型、科技型劳模成为时代的鲜明特征。而且这些劳模立足本岗,正发挥着引导、激励和带动效应,传承劳模精神,带领投入职工创新创业的热潮。
技术创新共筑航天梦
近日,记者走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五一八研究所车间,车工特级技师、42岁的李晓宝正站在数控机床前,进行星上探测器机构件的加工。这是他带领李晓宝创新工作室职工攻克的又一创新技术,该机构件薄壁只有0.15毫米厚,仅相当于两根头发丝细。
航空航天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的重要领域,对我国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意义重大。当前,如何在过去长足进步的基础上,缩小与世界航天强国的差距,成为航天人奋斗的梦想。市劳模李晓宝,正是默默钻研在航天型号生产一线的航天人。他共计完成小卫星太阳翼等3000余件星上机构关键件的加工制造,通过技术攻关创新,使产品100%交验合格、加工零缺陷,掌握了难熔金属车削等10余项关键技术,成为航天技能专家。
去年年底,研究所承担了加工难度大的星上探测器机构件,李晓宝又带领工作室成员投入零件加工攻关。他们加班加点、数次试验,分析误差问题所在,总结改进切削参数和装卡方法,终于在今年4月攻克难关,使薄壁尺寸误差精度控制在0.01毫米之内,目前该产品已投入生产,为单位开拓了薄壁类产品新领域。
基因科技造福人类健康
在天津华大基因科技公司实验室内,市劳模、33岁的交付中心技术主管吴仁花盯着电脑上的数据变化,分析肿瘤基因突变,她身后就是国家基因库北方分库。
近年来,基因技术这一新兴尖端生命科学正活跃在农业、医学、生物燃料等领域,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到百姓生活中。华大基因就是这样一家企业,成立17年来,他们的基因组测序能力及生物信息分析能力领先全球。
吴仁花所在的华大基因公司,当前正在进行生命健康(包括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新生儿遗传代谢病、肿瘤等基因检测)研发运营业务。作为科技小巨人企业,吴仁花和同事经3年研发成功的肿瘤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技术最近投入临床服务,其中的液态活检技术最引人瞩目。它通过抽取人体外周血液检测游离DNA的无创技术,让患者免去穿刺活检的痛苦,作为肿瘤诊断的参考和精准个体化医疗用药的指导。
这一技术虽好,但由于测试设备、试剂盒均为进口,使检测技术价格昂贵。谈起这些,吴仁花有些严肃:“我们正在抓紧研制推进基因测试设备、试剂盒国产化,降低患者使用成本,让基因科技更多造福人类健康和生活。”
孵化平台助创业者成长
夏日绿树掩映下,挂着巨幅商业招牌、带着涂鸦、色彩斑斓的老旧厂房车间,极富青春气息,在周边循规蹈矩的居民楼群中非常显眼。这里就是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天津意库创意产业园。这里聚集着75支创业团队、120个创客。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状获得单位——天津意库创意企业管理服务公司总经理杜楷带着团队科学“孵化”的努力。
当前创业热中,大量的创意和创业想法,很难与资本对接,实现商业化。因此,如何实现预孵化让创意引进资本转化为优秀的商品和创业企业,成为一些具有敏锐商业眼光管理者的选择。40岁杜楷正是这样的管理者。
“继推出意库‘中国星合伙人’预孵化平台后,去年11月,我们又建设了公益创业辅导平台——红桥区青年创业训练营,帮助创业者提高成功率,提升孵化品牌。”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杜楷乐在其中:“最开心的就是看到一个个迷茫的创业者,在我们团队努力下,不断成长壮大。”短短2年多,意库“中国星合伙人”已孵化初创企业126家,开办成功率达到70%以上,像伊人草堂电商食品企业等个别企业已进入快速成长通道。
本报记者王洪宇姜凯琦
本文来源: 总工会
27.05.2016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