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发展论坛暨智汇天津国际科技合作洽谈会”成功举办
为充分利用国际创新要素,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4月23日-24日,由市科委主办的“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发展论坛暨智汇天津国际科技合作洽谈会”在我市成功举办。市政协副主席陈永川出席开幕式,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靳晓明、北京市科委主任闫傲霜、天津市科委主任赵海山、英国洛桑研究所专利和技术授权总监理查德·纽金特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公参李朝晨等7位科技外交官,以及科技部国际合作司、科技部火炬中心及北京市科委等科技管理部门领导一同出席开幕式。本次大会吸引了15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全国10余个省市的科技部门领导、技术转移机构代表、科技企业和高等院校专家等300余人参加,展开100多项次的技术需求与供给对接,达成技术合作、合资建厂、技术引进、市场开拓、渠道建立等初步合作意向43项。
天津市科委与科技部合作司签署《共建科技外交官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合作协议
天津市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与自创区分园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内容丰富的合作活动设置
本届大会以"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为主线,围绕自主创新与协同创新、技术转移与跨国合作、科技金融与跨国并购、国际前沿科技等热点问题举办了6个专场活动,包括科技外交官服务天津自主创新主题报告会、自主创新与技术转移发展论坛、科技金融与中小企业跨国并购专题论坛、国外前沿技术路演专场、海外高科技项目B2B洽谈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邀请我驻美国、加拿大、意大利、以色列、韩国等7位科技外交官介绍了各自驻在国家的科技创新资源,为推动我市自创区加速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科技企业海外发展、科研机构对外合作建言献策;邀请科技部火炬中心、清华科威国际技术转移公司负责同志就自创区建设与自主创新发展分享经验,助力我市自创区创新发展;邀请国际和国内技术转移、跨国并购等领域专家探讨科技创新、科技金融以及国际合作新模式与新趋势,推动以国际化视野谋划创新;吸引来自15个国家50余家机构的60余位代表携带近百项技术项目来津洽谈合作,促进了前沿技术及创新成果的转移转化,引导和汇聚了一批跨国技术转移项目。
构建开放、创新的国际合作生态体系
大会开幕式上,天津市科委与科技部国际合作司共同签署了《共建科技外交官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合作协议,邀请科技外交官作为“天津之眼”,帮助天津在国际上寻觅和扫描科技合作的契合点、切入点、闪光点,建立起与国家科技外交资源的对接平台;北方技术交易市场作为天津市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与布瑞汉德知识产权有限公司、天津科创医药中间体技术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海天缘生产力促进中心、东丽区生产力促进中心、双港镇工业区、京滨工业园等6家来自我市自创区不同分园的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围绕自创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国际合作服务网路,构建起我市国际科技合作中介支撑体系。未来,市科委还计划将这种模式逐步推广到所有分园,集合全市资源,服务自创区国际化发展。此外,市科委将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的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园区,在深化体制改革中搭建“招才引智”和“招贤引技”的国际化平台;大力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海外发展,拓展国际视野,链接全球创新资源,在全球产业革命和重新布局中实现合作共赢。
抢抓机遇,充分借助首都科技资源
此次活动是科技部与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15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的延伸,是市科委在《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天津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共同推动京津冀国际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下,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推动京津冀三地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举措。
4月20日至22日,为服务我市自创区自主创新和国际化能力建设,全面推介天津科技,吸引外方嘉宾聚焦天津,天津市科委重点组织我市自创区各分园的管理部门、科技型企业、科技服务中介机构、大学等40余家机构约60余人全程参与“2015中国(北京)跨国技术转移大会”,与大会吸引的海外高端资源进行了有效对接。京津冀三地科技主管部门共同举办了“京津冀国际创新协同发展联合推介会”,积极参与“第三届中韩首都经济圈创新合作论坛”,拟发挥我市毗邻韩国的区位优势,重点推动我市自创区与仁川松岛区的全面合作,推动我市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