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命名首批 37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17.06.2015  12:28

非遗项目红星落子
非遗项目汉沽飞镲

   天津北方网讯: 滨海新区日前命名首批37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团队),这些传承人将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非遗项目,逐步摆脱“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状况,重新回到群众身边、走向市场,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最长传承人已过80岁

  事实上,早在今年初,滨海新区文广局、财政局联合出台《滨海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团队)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团队)的认定、管理环节提出明确规定。经过申报、审核、评审、公示、认定、公布等程序后,日前形成了滨海新区第一批37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团队)名单。

  其中,传统文学1人,传统音乐11人,传统舞蹈11人,传统戏剧4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7人,传统技艺3人,传统戏剧团队1个。传承人中年纪最长的已80多岁,最小的40多岁。

  “认定和命名传承人,是为了加强有效保护和传承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新区文广局文艺处处长贺淑荣介绍说,被命名为代表性传承人(团队)后须向区文广局签订承诺书,履行项目传承责任与义务。其义务包括:在不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根据区文广局的要求,提供完整的项目操作程序、技术规范、原材料要求、技艺要领等资料;采取收徒、办学等方式,开展传承工作,培养后继人才;积极参与各类展览、演示、研讨、公益性宣传、交流等活动;配合非遗保护单位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等等。

  滨海新区建立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团队)传承奖励机制,对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团队)带徒传艺、培训讲习、整理出版有关资料、展示展演、学生交流等活动给予一定的补助。对丧失传承能力、无法履行传承义务,或无正当理由不履行传承义务,以及触犯国家法律而剥夺公民权利的,经区文广局审核认定,取消其传承人资格。“这样就能进一步规范传承人队伍。”贺淑荣说。

  非遗巧借节会放异彩

  2015年6月14日上午,“滨海新区汉沽第二届飞镲节”在滨海新区汉沽体育场上演,300多名队员把现场气氛调动得更为火热,台下爆发的热烈掌声和叫好声,让舞台上表演的飞镲队成员更加卖力,甚至连舞台上的红毯都被踏破了。

  谈及这次演出,刚刚命名为该项目传承人的高廷言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们只是在街头里巷演一下,自娱自乐,现在有了政府的宣传推广,我们的名气响了,请我们的人也多了。

  此次飞镲节共吸引了12支飞镲队伍的参与,不仅有高廷言、高景留等新区首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助阵,同时也有不少新成立的飞镲队的亮相。他们继承传统又根据自身特点有所创新的飞镲表演令现场观众大饱眼福。李自沽飞镲队由清一色的女成员进行飞镲表演,近20名队员边打飞镲边秀一字马,形成了一道亮眼的风景;2014年成立的西孟小学飞镲队、高庄中学飞镲队一板一眼的演出也赢得了现场观众的认可。

  “比起以往,这次每个队伍的表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是继宗教元素、武术元素、生活元素后,又为飞镲增添了舞蹈元素,这是创新的地方。”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会员、民俗文化专家李瑞林在观看演出后评价说。

  “我们巧借节会,大力弘扬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居民保护新区非遗的意识,同时也是让百姓们能够欣赏这些精彩文化。”新区文广局文艺处处长贺淑荣介绍说。传统节日和大型节庆活动原本就是非遗很好的宣传展示平台,通过展示能提高群众对非遗的知晓率,同时也能为传承人寻找到更多的商机。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的积极接洽和推动下,市内外的大型节会上都能看到滨海新区非遗项目的身影。包括上海世博会、中国社火艺术节、香港“春节民俗文化大巡游”等大型活动上一展绝技。

   下功夫培养年轻传人

  “要推行生产性保护,让非遗走向市场,就必须活水养鱼。”新区文广局文艺处处长贺淑荣介绍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活态传承问题,没有年轻人来接续,不仅做不到活态传承,更不可能走向市场,要为市场、项目和未来培养年轻传人。

  汉沽文化馆滨海艺术团是日前新区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团队)中唯一的团队,全国十大名票李桂霞、张洪霞、孙向华、王金荣等人均是其中成员,第一代评剧艺人潘顺海、第三代评剧艺人赵峰,以及评剧名家谭云等人也获得了首批非遗传承人的认定。

  “上个世纪80年代末,当时的汉沽评剧团解散了,剧团的主力们成立滨海艺术团却在基层的舞台上更加活跃起来,进社区演出,培训爱好者,创作新节目。特别是在培养评剧人才方面,下了很大功夫。”汉沽文化馆馆长田宝荣介绍说,作为天津市非遗项目,评剧的传承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因而要想振兴评戏,必须从娃娃抓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虽然很多孩子连什么是戏曲都不知道,但铿锵有力的锣鼓、悠扬悦耳的演唱、精美绝伦的服装都给孩子们带来全新的艺术感受。”田宝荣说,汉沽文化馆鼓励以师带队形式培养评剧新人,现在评剧少儿班的学员们都是专业老师在各个社区里选拔出来。文化部门还定期深入学校、社区开展免费培训,为业余剧团搭建展示平台。通过努力,汉沽评剧出现了“热在基层”、“热在民间”的喜人景象。

  “今年我们又申报了两个评剧‘小梅花’。”已经培养出两个全国戏曲“小梅花”金奖的滨海艺术团老师李桂霞自豪地说:“环渤海的票友大赛、宝坻的少儿评剧擂台赛这些活动的通知都来了,我们还要给新区培养更多的小评剧英才。

   让“沉睡”遗产焕生机

  然而事实上,随着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推进,不少非遗项目在现实中面临“濒临灭绝、几近失传”的困境。有专家指出,众多的非遗技艺集中在农村或偏远地区,由于展演性的非遗项目缺少平台,更缺乏走向市场的能力,传承人不再靠此谋生,因此导致这些民间绝活的传承青黄不接,保护难度越来越大。

  “单纯靠保护,文化是保护不住的,必须让它为群众带来价值,才会给非遗传承带来群众基础,让‘沉睡’的遗产重焕生机。”天津市口述史研究会会员、民俗文化专家李瑞林表示。

  61岁的刘洪生是汉沽飞镲代表性传承人,从2012年7月起,他与一些农村的中小学校合作免费教孩子们学习汉沽飞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孩子们传承。”刘洪生说,由于各种原因,会表演飞镲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加上老艺人相继去世,技艺处于失传的边缘。为此,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学校,向孩子们传授汉沽飞镲的手、眼、身、步技法,让他们一点点爱上这一传统技艺。到目前,学习汉沽飞镲的中小学生已有200多人。

  “青黄不接、后继乏人不只汉沽飞镲这一种项目存在,像大沽龙灯、形意拳、高跷等都存在这个问题。所以,新区非遗的传承任重道远。”李瑞林告诉记者,要做好非遗项目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就需要社会各部门、机构、企业、民间团体、传承人、学校等鼎力合作。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大投入,加强对非遗项目的保护、研究、推广、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