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工程建设类项目和保障房小区非经营性公建配套工作全面启动
民心工程建设类项目
和保障房小区非经营性公建配套工作全面启动
为了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20项民心工程的部署要求,1月16日上午,市建委与市国土房管局、市规划局、市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和相关区县联合召开20项民心工程暨完善保障房小区非经营性公建配套工作动员部署会议,启动2015年民心工程建设类项目,以及保障房小区非经营性公建配套工作。
民心工程建设类项目主要包括:
(一)改造城市路水气热项目。实施红桥区桥南泵站、河北区泰兴路泵站等6座雨水排水泵站建设。改造中心城区河北区小红星路、河东区刘庄桥等瓶颈路段及卡口10处。改造8万户居民自来水户内管道;改造集中供热管网100公里;改造户外燃气旧管网100公里,改造3万户居民户内燃气旧管道。
(二)推进清新空气行动。完成中心城区40座燃煤供热锅炉房改燃或并网工作,新建燃气管网75公里。对750万平方米居住建筑实施节能改造。
(三)推进美丽社区建设。完善保障性住房、新家园和城乡结合部居住区的居委会、社区活动场所、医疗、教育等非经营性公建配套设施。完成53个保障房小区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进一步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方便群众生活。
(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2013、2014年我市完成10468户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三年任务两年完成,得到群众的欢迎。按照国家有关部委部署,我市今年还要实施2500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结合乡村规划,推进绿色农房示范,严格工程质量监督,让农民住上放心房。
(五)提升公共交通质量。新建改造河西区六里台站、西青区工业大学站等公交首末站8处,落实场站选址,优化方案,为市民提供便民设施。
完善保障房小区非经营性公建配套工作包括:
(一)集中解决非经营性公建设施问题。着力解决20个保障房小区和华明、双港新家园非经营性公建建设,确保社区服务设施满足居民需求。
(二)抓紧研究长效工作机制。在项目规划、土地出让、建设模式、验收移交、后期使用管理等环节深入组织调查研究,形成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建设管理机制,确保新建项目不欠账。
(三)认真落实《天津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和《天津市新建住宅配套非经营性公建移交接管办法》实施到位。
动员会号召,民心工程全体参建单位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相关工作,切实落实市委、市政府要求。同时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充分利用好冬季时间,抓好前期工作,为全面开工建设创造条件。要求指挥部和各项目责任单位建立沟通渠道、完善工作例会和协调督查制度,及时了解和解决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听取群众意见。要强化精品意识,注重细节处理,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安全。对于非经营性公建配套项目,各相关区县要针对存在问题,做到一个项目一个解决方案,按照排定的时间节点表,分清责任抓好落实,确保全部工作2015年10月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