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和平法院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主线,注重强化诉讼服务,开辟立案绿色通道,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努力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司法服务,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开通立案绿色通道。在原有一站式诉讼服务基础上,开辟老年人、残疾人绿色通道,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等,从诉讼接待、立案程序、费用交纳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立案服务。开辟律师绿色通道,减少律师等待时间,方便律师快速立案。设立隐私案件接待室,保护当事人隐私权,打消当事人顾虑,减少当事人等待时间。二是设立诉前纠纷化解机构。成立专门从事司法确认工作的司法服务确认中心,深入基层化解纠纷。今年3月以来,该院先后在和平区南市街庆有西里社区、天津市证券业协会、市医调委设立司法确认工作站,通过司法确认、调解、法律宣传等工作将各类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于诉前,广受媒体关注,并得到群众一致好评。截至10月份,共办结确认调解协议案件246件,到社区开庭4次,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1次,法律宣传16次。三是创新信访接待制度。探索建立人民陪审员参与纠纷化解机制,出台《关于人民陪审员参与信访接待工作的规定》,进一步规范人民陪审员参与信访接待工作,每个工作日安排人民陪审员在诉讼服务中心轮流参与信访接待。今年前三季度99名人民陪审员共接待来访215人次。四是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与和平区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加强沟通协调,由区司法局在该院诉讼服务中心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并指定4名律师每周二、四上午参与接待,为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服务。截至10月20日,法律援助律师共值班17次,为14名当事人提供咨询服务,代理4名符合援助条件当事人立案。五是开通微信服务平台。开通官方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提供诉讼案件流程查询、裁判文书查询、开庭公告查询、网上信访等模块。截至10月20日,微信公众服务平台共发布各类新闻178篇,微案例11篇,微信订阅人数810人,与群众互动近150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