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提案: 为中小微企业发展创优环境
到2013年底,全省中小微企业约13.5万户,占全省企业总数的99.7%;全省中小微企业从业人员达367万人,占全部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75%;全省每年新增就业岗位的80%以上是由中小微企业提供的。全省中小微企业上缴税金995亿元,占全省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中小微企业已是我省数量最大、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是实体经济的重要基础,在繁荣经济、增加就业、推动创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尽管该省中小微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但其生存和发展受到多方因素制约。在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上,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
针对该省中小微企业创业发展特别是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九三学社山西省委提交团体提案,从创业环境、政府采购、创新政策、集群发展、协同创新等方面提出建议:
鼓励大型国企投资建设中小微企业园区,通过提供厂房和土地,探索与中小微企业合办混合股份制企业的转型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大型国企资本实力雄厚、中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强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发展;通过科学合理的政府采购制度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降低政府采购中小微企业产品的门槛,如在法律上规定政府采购份额的一定比例必须给予中小微企业。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激励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成立山西省落实中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发展政策领导小组,将省科技、国税、地税、经信、中小企业部门等纳入成员单位,解决完善和落实政策中的各种困难。同时,建立健全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支持鼓励中小微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进一步加大创业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到中小微企业兼职;建立中小微企业与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企业创业创新人才队伍的有效机制;完善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人才的发现和引进机制。
农工民主党山西省委提交团体提案,就进一步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提出建议:
合理规划产业结构,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政府部门要重点支持“专精特新”型小微企业发展。引导小微企业进一步加快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进行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产业升级,发展循环经济和节约型经济。
积极争取国家、省的各项扶持资金,重点扶持成长性较好的优势小微企业;设立扶持小微企业发展资金,培育扶持优势小微企业,助推小微企业快速成长。
完善服务和管理体系,降低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建立小微企业发展绿色通道,工商、税务、质监等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采取少取、多予、减税、减费、取消不合理收费等方式,减轻小微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