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电影人在泰达举办个人摄影展 记录新区发展
豪森·汉丹
天津北方网讯: 《北塘海鲜街》《滨海码头》《塘沽理发师》,这些取材于滨海新区、反映当地发展风貌的照片不是出自一位普通摄影者之手,而是在泰达居住5年之久的美籍伊朗电影人——豪森·汉丹(Hossein Khandan)的作品。近半个月来,他一直为10月初在泰达举办的个人影展忙碌着,这是他职业生涯中的第六次个人影展,但在新区,这是第一次。
今年55岁的豪森·汉丹来自芝加哥,有着多重身份的他,是电影导演、作家和摄影师。2007年,豪森·汉丹一家来到泰达,在担任泰达国际学校任课教师的同时,他背着相机,几乎走遍了新区,也用镜头记录了他眼中的新区之美。北塘海鲜码头的繁忙、塘沽公园中市民的惬意生活、开发区繁忙的工地,在豪森·汉丹眼中,都具有别样风情和意义。
“这次展出的照片全部取材新区,有记录生活场景的,也有反映发展风貌的。”豪森·汉丹说。在参展的照片中,有一张名为《塘沽街头理发师》的作品,“这是我刚来泰达不久拍摄的,地点是河滨公园附近的一条小巷里。”豪森·汉丹回忆,他刚到泰达时,在一些老旧小区街头理发师很常见,排队的顾客不多,但是理发师却一直不闲着。“2012年我离开泰达时,特地去我曾经拍摄过的老旧小区、小巷去看了看,很难找到街头理发师的身影了,原来随处可见垃圾的街道又整洁又宽敞。”在采访中,记者注意到,有一组照片被豪森·汉丹安排在格外醒目的位置,这组照片中的第一张照于2013年11月,尽管照片凸显的是一艘载满乘客在海河中畅游的游船,但背后的“大贝壳”更夺人目光,“这是拍摄时间最长的一组照片。”豪森·汉丹言语间有些兴奋,“在抓拍这艘游船时,它正好从于家堡高铁站附近的海河段经过,那时候高铁站的地上——‘大贝壳’已经展现出来了。”前不久,豪森·汉丹特地去于家堡高铁站补拍了一张全景照片,和之前的这张安排为一组,“原来的背景成了主角,两张照片用了两年时间。”
2012年年底,因为工作的原因,豪森·汉丹一家搬至宁波,一直居住至今,但他常常在新区和宁波两地间往返,“这里有我太多的记忆和不舍,还有我结识的好朋友,也希望借助这次个人影展让更多人看到新区的发展和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