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平] 和平区地税局大胆创新全面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转自每日新报)
“在改革的道路上,无容易之事!不换思路就换人!”
和平区地税局新领导班子自2014年上任以来,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走上改革之路。从打造便民办税服务大厅,到为员工定期培训,提高其整体素质,继而开展更深度的内部改革。一路走来,成效显著。无论是业务专业度,或是办公效率,抑或是服务态度,较之从前,达到了质的飞跃!纳税人体会深刻,有口皆碑!
流程优化 效率提高 透明纳税
2016年1月18日,上午10:00,和平地税局的办税服务大厅,纳税人进进出出,秩序井然。
乔女士,俊途咨询公司财务人员正在综合窗口办理业务,“办理这些业务时,一律采取‘一机双屏’,让我们这些纳税人清清楚楚地看到,做到了心中有数。”
“改革确实非常有必要。记得以前,我公司的税务工作都是由小李负责,每次小李有事外出时,有些业务就没有方法及时处理,这是特别让我头疼的事情。现在,变成了每项业务种类由不同的人负责,就算某一个人不在,也不会耽误工作。”业务办完之后,乔女士细谈了一下自己对和平区地税局改革的切身体会。
改革后,强调环节间的流程化运作和环节内的团队化合作,将传统管理模式中由税务专管员个人完成全过程的活动,转化为团队完成。创新地实现了“专人管户”到“专人管事”的转变。
李女士,国际大厦的财务人员,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快速办完了业务。
“办业务的效率提高很多,等待时间大大减少。以前,一个窗口只负责办理一项业务,有的窗口无人等待,有的窗口人满为患。现在都是综合性窗口,几乎到哪个窗口都可以办理各项业务,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实行改革之前,窗口都是按业务种类划分的,属于“一对一”模式,经常造成有些窗口已经人满为患,但是有些窗口却依旧空闲。如今的“一窗式”改革,实现了将单兵作战向分工协作的完美转变。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节约了纳税人的时间。
服务提升 业务精湛 态度亲和
待李女士办完业务后,李女士坦言,给她最大的惊喜是纳税人受到了尊重。“以前来交税或者办理其他业务,遇到问题,都不知道该问谁,有些工作人员多问两句就不耐烦了,开始看各种脸色。现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会面带微笑地回答每一个问题,耐心为纳税人解决难题。”
服务态度的提升,让李女士面对地税局的工作人员不再紧张。“原来地税局要是给我打电话,脑子里的第一反应就是‘出事儿了’。现在接到地税局工作人员的电话,我的第一反应是‘可能又有业务需要办理了’。”李女士说道,现在地税局这边的工作人员会定期给我公司打电话,提醒其该办理哪些税务方面的业务。这使纳税人有效避免了因不熟悉政策而出现的税务拖延等问题。
“和平地税局这次改革力度大,效果明显。在办理与税务相关的业务时,有很多体验都给我很大的惊喜。首先,我觉得员工整体素质提高了,从业务熟练度到服务态度均有体现。”俊途咨询公司财务人员乔女士觉得,现在过来办理业务,顺畅了很多。
和平地税局全面推行导税服务、限时服务、延时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确保纳税人方便快捷办税,向纳税人推出“三声服务”:“来有迎声、问有答声、去有送声”,让纳税人在办税过程中真切体会到服务的便捷。
良性循环 清楚掌握政策 纳税工作顺畅
“我公司的税务不是很繁琐,但是涉税点很多。作为公司的财务人员,对税务的政策确实掌握得有限。遇到这种情况,地税局的工作人员会亲自来到我公司,结合实际情况,为我们进行纳税辅导。”李女士坦言,这样的培训不仅表现除了地税局工作人员业务水平精湛,更提高了纳税人对政策的理解度,使得纳税工作进展得更为顺利。“和平地税局的本次改革可以说是良性循环,新的员工上来会自觉沿袭优秀的服务态度,老员工也得到了更专业的规范。对于我们纳税人来说,定期培训,我们会越发清楚政策,纳税工作也就愈加顺畅。”
“通过改革的一系列举措,充分为民服务,做到利民、便民。深化改革力度,设立静态岗,通过岗位职责的设置,让我们的服务更加到位,同时让纳税人切身体会到改革的变化。只有办事效率以及服务态度提高了,才能让纳税人的满意度提高,那我们在社会上的公认度也就随之提高。”和平地税局领导表示。
改革中,和平地税局在稽查系列设立了两个重点稽查所和一个专业注销稽查所。两个重点稽查所,负责按稽查工作规程对纳税人的涉税事项进行检查处理,完成市局和区局交办的重要稽查工作任务;专业注销稽查所主要承担申请注销企业稽查环节工作及其他日常稽查工作。通过调整完善机构设置,充实稽查队伍,稽查部门职能更加清晰,稽查干部能力全面提升。在实际工作中,该局对注销环节流程进行再造,加大检查力度,确保“宽进严出”,发挥稽查“最后一道防线”职能作用。
和平地税局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纳税评估工作。作为信息管税的重要工作方法,整体税收工作的重要环节,纳税评估工作通过分析企业涉税风险点,起到了“查找纳税风险,堵塞征管漏洞,提高征管质效”的重要作用。此外,在队伍建设方面,为凝聚力量、激发活力,不拘一格选拔干部。同时,加大干部交流轮岗力度,坚持多岗位锻炼干部,畅通交流渠道,实现干部资源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