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城乡建设领域一批重大项目将建成投用

17.02.2016  17:09

今年城乡建设领域一批重大项目将建成投用

 

2月17日召开2016年天津市城乡建设工作会议,今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本市城建系统将准确把握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拼搏进取新作为,努力实现城乡建设新发展。全年城建固定资产投资2425亿元,在施量1.3亿平方米,继续保持持续健康发展,重点组织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惠民工程建设、美丽天津建设、强化建筑行业市场管理、确保质量安全始终受控共五方面工作,高标准完成好各项建设管理任务,努力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积极推进“两港四路

        今年,本市将全力以赴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积极推进“两港四路”建设。铁路方面,进港三线和集装箱装运站建设,全面启动京滨、京唐城际建设,建成西南环线和南港铁路,推进前期开工汊周、豆双联络线,今年铁路建设里程达到395公里,“客运入市、货运外移”格局基本形成。高速方面,在建6线段154公里,建成蓟汕高速,津沧高速口南移及快速路主体工程完工,新开工荣乌高速辛口立交,积极推进津石高速前期,力争与河北省同步启动建设,打通冀中南高速通道。

此外,在轨道交通方面,年内6号线一期实现试运营,5号线土建工程基本完工,加快4、10号线主体和盾构施工,启动7、11号线建设,深化市郊铁路规划。港口建设方面,加速形成“北集南散”功能布局,全年建设港口基础设施项目171项,确保临港新兴建材产业基地通用码头一期、新港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6项重点工程完工,推进东疆集装箱码头二期、南疆27号通用码头等项目开工建设。在区域开发建设方面,全市房地产在建量达到9500万平方米,竣工2900万平方米,黑牛城道两侧新建项目主体全部完成,解放南路区域骨干路网基本贯通,全运村工程完工,海河沿岸、绿荫里、天拖等33个重点开发项目建设年底完工。

 

城乡建设惠及民生

美丽天津更清更绿

为精心组织好惠民工程建设。本市今年将实施好五类设施建设,东北部调整线具备通车条件,外环线改造中的洞庭路、芥园西道、京沪铁路桥枢纽,京津公路南段、华昌道、西青道跨罗浮路、志成道跨泰兴路共7座立交主体施工。围绕城市道路“窄马路、密路网”布局,积极推动尖山南路、沙柳路等120条区域配套道路建设。服务环城四区,启动航双路、东金路等20条环外主干路建设。实施公交场站和地铁接驳站建设35处,实施水气热旧管网500公里、燃气灶具软管连接15万户和二次供水改造200处,推进市级污水处理厂提级、排水泵站和雨污合流制治理等工程。

为推进美丽天津建设,本市城建系统将全面推进大气、清水工程建设,保持扬尘治理高压态势。推动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新八大里、南站地区等区域示范项目。出台地下综合管廊管理办法,启动北部地区、宝坻城区、于家堡等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实施环外燃煤并网改造,年内淘汰供热燃煤锅炉46座93台。完成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1000万平方米。落实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全市新建项目绿色建筑比例达25%。严格建筑工地扬尘和渣土撒漏治理,实现视频和颗粒物在线监测,确保“五个百分之百”目标落实。

建筑市场严格管理

质量安全始终受控

为强化建筑行业市场管理,本市将全面推广电子辅助评标系统,逐步实现勘察、设计、监理、施工、设备招标全程电子化。利用信息化手段,遏制“虚假招标、阴阳合同”现象。加强市场执法监察,依法严肃查处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行为。健全完善市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建筑市场信用管理的全覆盖。全年完成建筑业产值4670亿元,实现增加值760亿元,发挥好全市支柱产业作用。

为实现标本兼治确保质量安全始终受控,本市城建系统将贯彻安全天津建设纲要,强化建设工程和供气供热安全管控,全面落实“5+1”质量安全监管责任体系和“6+2”标准管理管控体系,对建设工程强化市、区两级监管。继续开展好质量专项治理行动,实施好三个百日安全大检查。实施全市建设工地和燃气设施安全视频监管,保持本市城乡建设安全和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