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未来城市漫步:生态城的智能绿洲范本
天津北方网讯: 人与人、人与经济活动、人与环境和谐共存发展,如何做出有说服力的回答?这是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新天津生态城考察时提出的一个命题。如今,在一片绿色包裹之中的中新天津生态城,也正在通过多种生态、环保、节能的技术的尝试,不断形成先进、高端、能复制的可推广的全新型社会范本。
彩虹桥随处可见的能源“接收器”
“彩虹桥”是进入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西南入口,几组风力发电机正在不断地旋转,也成为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最明显的标志,靠海岸一侧,几组太阳光板就像向日葵一样不断地吸收着光能,并源源不断地将它们转化成电能,输送到周边小区和所有的公共设施。每一座建筑屋顶上也都有这样吸收可再生能源的设施,热能被吸收后也变成了各家各户热水能源的来源。想象一下,走在生态城的大街上,周围所有的设施其实都是一个能源的收集系统。
风光一体路灯吴红2015年搬到生态城,和之前居住的小区相比,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随处可见的节能设施是他觉得生活中最大的变化。小吴说:“热水器可以不同通电,因为屋顶的热能回收系统已经将水直接加热,基本上平均温度可以保持在50多度左右。”
生态城已经建设完成了太阳能热水、光伏、风电、地源热泵等多个可再生能源项目。截至目前,中新天津生态城太阳能热水面积已经到达了300万平方米,地源热泵应用范围达到190万平方米。
太阳能热水与三年前相比,中新天津生态城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修炼了“内功”。在前几年修建各种能源回收设施后,进行了并网处理。中新天津生态城城市管理局副调研员刘文闯告诉前沿新闻记者:“目前,生态城可再生能源利用达到10.5%。尤其是电能,2015年总共用电1亿多度点,其中可再生能源利用达到1900万度,接近了2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20%是生态城建设之初设定的一个目标。不仅如此,生态城绿色建筑达到了100%,这些建筑还可以进行电能的自发自用,多余上网”。
2014年1月7日生态城正式发布太阳能热水系列规范文件,《中新生态城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管理办法》,《中新生态城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设计导则》,《中新生态城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安装图集》。通过中新天津生态城的试验尝试,这些范本已经形成一套规范体系,逐渐向全国推广开来。
生态城模式逐渐被复制推广
在生态城的地下,还藏着一套神秘的气力运输系统,地面上车来车往,而此时生活垃圾正在地下穿越而过。目前,生态城南部片区采用固定式垃圾气力输送系统,居民将垃圾扔到回收桶后,垃圾就被转运到地下,并通过风力运输到回收站中,整个全部在地下完成。
垃圾气力输送系统最近,北京市通州新城商务中心区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其中地下交通环廊就用到了气力垃圾输送系统。气力垃圾收集输送系统可减少90%的垃圾交通运输量,减少67%的垃圾处理能源消耗,还可以节约90%的人力成本,不仅有效杜绝垃圾收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而且对节约能源也有重要意义。
截至2016年4月,生态城共布设垃圾分类智能终端机24台(其中23台投入运行,红橡1台设备暂未运行),覆盖居民小区15个、公建单位6个,基本实现生态城南部片区全覆盖。生态城垃圾智能分类工作共办理积分卡4968张,居民参与率超过60%,产生积分2725万分(折合人民币27.25万元),消费积分1215万分(折合人民币12.15万元)。
会思考的城市管理
在生态城各种植被随处可见,而他们的绿色还体现在了内核上,在“智慧城市”和区域内的产业规划上体现人与经济的和谐发展。2013年生态城完成了《中新天津生态城智慧城市2013—2015年行动计划》,三年时间过去了,智慧城市建设也在2015年正式展开。
想一下,上班时不用面对一大堆繁琐的数字,而是由系统为你智能处理生成报表,下班后智能家居系统已经为你做好了可口的饭菜,洗好了衣服;不用为出行堵车而烦恼,智能交通为你自动规划好出行路线;不用为缴纳水电气热费而东跑西颠,一个窗口就可以搞定所有事情;洗衣、送花、购物、理发预定等等都可以在家中实现,随心所欲,方便快捷。这些智慧生活的体验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中新天津生态城法制局局长彭正阳说:“在产业规划上,生态城也秉承着绿色产业发展的理念。结合这几年的经验探索,2015年我们形成了文化创意、互联网高科技、滨海旅游、冷链物流、精英城市五大核心产业。坚决把高耗能、有污染的产业排除出去。”
彭正阳说:“生态城始终把产业发展融入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全过程,优化空间布局,合理划分合作区的起步区、中部片区、生态岛片区,明确开发时序,同步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实现‘以产促城、以城助产、产城融合’,形成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的新模式。”目前,生态城已经在文化创意产业上逐渐形成了聚集效应,落户型企业也越来越多。(前沿新闻记者 李泽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