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学探索国际化学院建设新模式
天津大学启动实施“药学院国际化试点计划”,多措并举推动药学院在学院管理、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方面的国际化进程。药学院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
坚持学院管理国际化。学院不断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以中方书记和外方院长为领导,自上而下设立决策委员会、管理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海外顾问委员会,各委员会协同高效运行。决策委员会负责制定学院总体改革决策;管理委员会负责其各自领域工作委员会的工作安排;工作委员会负责学院决策的具体实施和信息收集反馈;海外顾问委员会由来自剑桥、耶鲁大学等大学的知名专家组成,负责向决策委员提供对学院学科建设和课程设置等关键领域的咨询指导和把关定向。
坚持师资队伍国际化。一是探索国际人才延揽模式。推行以才荐才、海外招聘、网上招聘等聚才方式,在Nature、Science等世界顶级期刊发布招聘信息,吸引高水平外国专家,并通过药学领域顶级学者组成的海外顾问专家团队进行国际人才的甄别和筛选,为引进的高端外国专家提供国际一流的薪酬待遇。二是打造国际标准的人才管理考评体系。构建以国际化师资队伍的“终身教职”聘用制度和“非升即走”聘用政策为代表的现代教师管理模式,设立终身荣誉教授职称。三是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药学人才梯队。近两年学院引进聘用来自于7个国家的国际高端专家和具有学术潜力的青年学者26名,非华裔教师占比为81%。
坚持人才培养国际化。一是明确国际化人才培养目标。建设以英文教学为主的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并在学术论坛、毕业答辩等所有教学环节采用全英文模式,实现学生能力与国际标准的无缝对接。二是制定中外融通的培养方案。制定本、硕全英文课程体系,注重国际接轨并坚持文化坚守,增加研究方法课程、学科前沿课程和跨学科课程的开设力度,提升学生国际竞争力和学术创新力。三是打造国际标准的人才培养环境。整合资源重建“药学本科教学实验中心”,打造在线助教学习网络,搭建学生国际交流平台,实现学生100%国际化经历。
坚持科学研究国际化。一是搭建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化标准的药学实验室近3000平米,购置大型仪器设备20余套,建立天津市药物传递重点实验室,为开展药学领域科研工作提供了平台基础。二是组建中外融合的科研团队。采取中外科研人员结合的方式,聚焦7个前沿科学方向,组建了中外结合、老中青结合的优质团队结构,外国专家占比达到30%以上。三是加强科研领域国际深度合作。学院与宝洁集团、科莱恩医药集团等世界500强公司建立校企合作机制,与美国南加州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巴西圣保罗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十几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
坚持人才环境国际化。一是建立完善的后勤服务体系。简化入职等相关手续,推出英文版《科研指导手册》《实验室安全手册》《“生活在天大”手册》等服务手册,帮助引进人才尽快落地生根。二是主动解决教师困难。为每位专家配备了科研助手和生活助手,协调政府部门帮助教师解决签证、多次往返等30多个难题。三是营造国际化学院文化氛围。开发全英文网站,举办国际学术报告、“ACS ON CAMPUS”等系列活动,打造良好的国际化学院文化氛围。
来源:教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