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农村清洁村庄行动建设情况调查

17.07.2015  18:49

  今年以来,清洁村庄行动在本市分指挥部和各涉农区县努力下,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工作重点,统筹协调推进环境清整、村庄绿化美化、长效管护机制建设各项工作,确保1360个清洁村庄建设全面启动。截至6月底,已完成全年任务的50%以上,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村环境面貌进一步改善。


  关键做到垃圾、污水治理先行

  长期以来,垃圾和污水是农村环境治理难点,造成部分地区村容村貌落后现象。今年以来,本市农口把垃圾、污水治理列为清洁村庄行动的关键,在垃圾治理方面大力推进“村收、镇运、区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完善垃圾源头分类试点,围绕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三个环节配备村庄垃圾处理设施,涌现出一批垃圾治理的亮点村庄,可以说,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已经基本建立。

  武清区主要采用“户分类、村收集、镇运输、定点处理”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记者走进南蔡村镇丁家瞿阝村,发现该村为各家各户配备了545套户用垃圾分类容器,并配齐了保洁三轮车8辆,同时购置了3辆垃圾运输车“柴三”进行村庄日常保洁。村民对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很是满意。

  宝坻区在牛家牌、大口屯等街镇,探索推广“保洁公司代运”模式,通过签署垃圾治理工作协议,由保洁公司负责垃圾清运,最终实现集中处理。静海县大丰堆镇靳庄子村在全镇率先实行“一户一桶”,垃圾集中收集、集中运输、集中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常年配备专业卫生保洁人员8人,有垃圾运输车2辆,人力车5辆,做到垃圾日产日清。2015年1月至5月,共清理生活垃圾750余立方米。

  令人欣喜的是,本市还积极推进400个村垃圾源头分类试点,从源头减少村庄垃圾外运,减轻终端处理设施处置压力,既变废为宝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又使农村的环境和卫生状况得到改善。

  清洁村庄行动实施以来,农口综合考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起步较晚、投入较大、产生量小等特点,因地制宜,采取直接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建设村级污水处理站和建设三格化粪池等三种模式对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实现了“一村一策”污水治理模式的全覆盖。

  如宁河县张二村、静海县西钓台村、滨海新区宝田村等一批村,都采用“管网收集+建站”的方式。武清区河西务镇郑庄村内生活污水的后期收运处理体系已经全面建立并正式投入公司化运营,村内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彻底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

  旱公厕改造和坑塘整治是村庄污水治理的重要内容。小厕所关系大民生。津南区前进村以对村民使用抽水马桶进行奖励的方式鼓励村民改厕,目前已有270户进行了改造,并被国家卫计委列为试点。记者在北辰区后丁村看到,该村建成多座冲水式移动公厕,公厕还有保温和供暖设备,每天耗电2度左右,既节能环保,又美观干净,同时不受季节性影响,很适合农村使用和推广。宝坻区对40%的坑塘通过“零元发包”转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恢复了坑塘自然生态面貌。

  促进村庄清洁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清洁村庄行动不只是清理垃圾、铲除污水那么简单,要想打造美丽村庄,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绿化造林便是清洁村庄行动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位于静海县城东的大丰堆镇靳庄子村先后投资数百万元,完成了全村的道路、胡同硬化,太阳能路灯安装,坑塘整治等工程后,又投资100余万元对村内活动广场、主干道两侧及房前屋后进行大范围绿化,种植国槐、冬青、枣树、红果、柿子等7000余株,种植草皮30余亩,形成宜居的可持续发展环境。

  武清区南蔡村镇丁家瞿阝村在村南小公园铺设绿地10000平方米,累计种植乔木359棵,花灌木681棵,草花40000棵,在村内主干路两侧及堤顶路土坡等地种植海棠、金叶榆、高杆卫矛等384棵,把整个村庄置于绿色环抱中。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各区县纷纷把清洁村庄建设与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结合起来。注重利用村庄的资源优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巩固清洁村庄行动建设成果,同时环境的改善也为村庄发展农业产业、农业观光休闲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基础保障,实现村庄建设与集体经济壮大的良性互动。

  蓟县坚持分类指导,将清洁村庄行动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打造精品农家院、示范农家院和一般农家院,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富裕农民的目标。该县桃花寺村从环境整治、休闲旅游、生态农业、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环节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清洁村庄创建工作,一是入村公路两侧安装木制透视墙,休闲时尚又兼具仿古意味;二是将原有河道进行改造,建设成为极具观赏价值的景观河道;三是为了保护于桥水库水源,全村统一铺设地下污水管网,建污水处理站,采用BIOFAST型氧化单元处理,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四是打造生态果园建设、生态旅游开发等项目,增加村民经济收入;五是剪纸比赛、扭秧歌、猜灯谜、书画展、摄影展、趣味运动会等活动既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又给来本村游客增加了活动项目。

  樊庄子村位于潮白新河,地处宝坻区东南大洼地区,该村在清洁村庄行动中,既搞成片的环村林,也搞见缝插绿,今年已栽树8000余棵。他们充分发挥毗邻潮白新河,水资源、水风景与渔村风情条件极佳的优势,开发农业旅游观光项目,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4月份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2700余名,催生了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兴起。

  宝坻区周良街道田邢庄村环境的改善带动了产业发展。目前,该村依托紧邻津蓟高速出口,毗邻宝白公路的便利交通条件,与北部九号院休闲餐饮服务业对接,以“城市农夫基地、京津新城菜园”为发展定位,借助村中良田沃土以及已经初具规模的生态养殖业,重点发展鱼虾蔬菜认种认养、垂钓等生态旅游项目。村主任告诉记者,今年4月份开业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500余人次,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寻找差距提升环境治理水平

  清洁村庄行动是一项广受农村群众拥护的工程。但是,在推进这项工作中也存在不平衡现象。有的区县、乡镇领导重视、措施有力,进展情况就好,领导不够重视的,又缺乏有力措施的,进展情况就不太理想。要想真正把这项工程变成实实在在的惠民工程,还必须解决行动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提升农村环境治理整体水平。

  促进环境清整活动常态化。常态化就是正常发展、持久发展,而不是忽冷忽热、运动式的。在清洁村庄行动中,各区县既要组织进行大规模的环境集中清整活动,又要将这项活动转入常态化,说白了就是始终高度重视、常抓不懈,使清整活动成为一种经常的、平常的、正常的状态,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这样才能确保清街道、清庭院、清卫生死角,农村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完善规划方案突出因地制宜。每个列入行动的清洁村庄都应不断对规划方案进行修订、完善,使之更合理、科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得到群众拥护和配合。蓟县小穿芳峪村地处乡野公园核心区域,其清洁村庄规划反复修改,并征得村民大会同意,按照规划内容该村发展以生态保护和群众增收并行,突出体现“厚厚的乡情、浓浓的野趣”,打造全景式乡村旅游新亮点,已取得显著成效。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工程资金。清洁村庄工程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难以取得实效,因此,各区县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都应给予清洁村庄行动以资金倾斜。滨海新区在政策扶持清洁村庄行动方面走在前列。该区在享受市级扶持政策的基础上,由区财政对所有建设项目按评审资金的70%给予扶持。

  严把工程质量确保群众满意。静海县各村街成立村民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在清洁村庄施工中监督每一步工程建设,工程竣工后负责工程验收;在资金报账上从乡镇负责人到村街负责人层层签字,并且要三分之二村民代表同意并签字后,方可付款。

  建立健全长效管护机制。清洁村庄行动开展以来,市里制定了长效管护机制建设的指导意见。各区县应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本区县实际的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管理体制和考核机制,以确保责任完全落实到位,防止出现“脏乱差”反弹的现象。蓟县桃花寺村实施了网格化管理模式,层层落实,责任到人,村支部书记、主任为第一网格长,两委成员4人为二级网格长,下设四个辖区,每个辖区由村民中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人为三级网格员,负责辖区内的所有设施设备管护、村容村貌、环境卫生等日常管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处理后将信息反馈到上一级网格长,当时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情况。(记者  何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