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事法院驻村工作组扎根农村服务“三农”

12.05.2015  13:05

      “垃圾清理了,路修好了,新建的公厕也投入使用了,这不,又帮着俺们引进了致富项目……”提起天津海事法院驻村工作组,静海县良王庄乡陆家村、罗阁庄村的村民们充满了感激之情。驻村工作组帮扶一年多来,坚持扑下身子为群众办好事,为村庄谋发展,让广大村民真切感受到帮扶带来的实惠。

  筹资金,改善村庄环境

  陆家村是良王庄乡的一个贫困村,没有村办企业,集体经济收入非常薄弱。工作组驻村伊始,就主动协调村“两委”,通过召开“两委”班子、党员代表、村民代表座谈会和入户走访等形式,了解群众所需、所盼,为该村解决实际问题。工作组从硬化道路、修建厕所等基础工作帮起,写调研报告,制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预算,及时向院党组和乡党委、政府提交书面汇报。帮扶工作以来,工作组向院党组争取落实帮扶资金30万元,硬化路面2800多平方米,翻建厕所2座、垃圾池4个,购置大型垃圾桶15个。2015年春节前,工作组承诺让陆家村村民过个“透亮”的春节,为陆家村安装太阳能路灯4盏,新式节能灯36盏。村民们对帮扶干部务实的作风给予高度评价:“他们不摆花架子,实实在在与村民打交道,为村里办实事,真得感谢他们啊!”

  建服务站,方便群众办事

  村级综合服务站是服务便民的主阵地。为改进服务站整体环境,工作组协调天津海事法院投入7万元,对两个村综合服务站进行升级改造,捐助电视机、会议桌、桌椅等办公物品,加装供暖设施、改造水电线路、粉刷内外墙体,使村综合服务站达到“十有”标准。完善现场办理事项和代办事项共46项,建立健全村级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对能当场办理的事项,当场办,需要协调上级部门解决的,由驻村干部为群众代办,为村民提供及时、优质的服务。研究制定村干部、驻村干部坐班制度,确保每天至少有1名干部在服务站值守,保证办事群众人好找、事好办。截至目前,累计办理、解答群众问题51件,其中,直接办理答复39件,代办并已落实12件。

  如今,步入陆家村和罗阁庄村,街巷整洁干净,村风文明。陆家村党支部书记郭增先颇有感触地说:“村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是与天津海事法院驻村工作组的付出分不开的,他们做了许多好事实事,拉近了干部与群众间的距离。我们心里觉得热乎乎的,工作起来也更有劲头了。”

  谋长远,提升村集体经济实力

  在推进民生帮扶、组织帮扶的同时,工作组更加注重产业帮扶,不断增加困难村集体经济实力。依托陆家村传统花卉种植的优势,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今年以来,工作组先后5次协调村“两委”,成立了以村委会为主体的花卉种植合作社,由村委会主任担任社长,村民自愿入股,实行统一种植、统一销售。工作组先后带领村干部到天津曹庄花卉市场、唐山港、秦皇岛港等地联系花卉销售业务,并带领村民从河南荥阳引进“软籽”石榴1500多株进行试种,取得初步效果。成立园林绿化公司,由村党支书担任总经理,走出本村,承揽工程,增加村集体收入。

  结合罗阁庄村千亩梨园的优势,工作组协调村“两委”开拓增收致富思路。多次与村“两委”班子研究,成立梨果销售合作社,发展梨果旅游采摘项目。为拓宽销售渠道,先后在“58同城网”、“赶集网”和“慧聪网”等网站开设网店,为该村销售梨果8000余斤。积极与天津农科院合作,引进该院新研究的以色列草莓新品种,指导村民在温室大棚进行试种。目前,新品种草莓长势良好,预计每亩纯收入1.8万元,比温室种植蔬菜的经济收益增加50%,吸引了许多村民纷纷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