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抢险救援全景扫描
现场搜救。新华社记者岳月伟摄
8月16日,工作人员对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及周围受损建筑采取保护措施。新华社记者郑焕松摄
8月16日,天津警备区某舟桥团1100余名官兵进入万科金域蓝湾等小区,搜索生命迹象、清理危险物品。新华社发(游思行摄)
天津北方网讯: 从生命搜救到污染防控,从伤员救治到人员安置,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救援、救治和安置工作16日仍在紧张进行……
截至16日上午,救援人员共发现遇难者遗体112具,接到各方报告失踪人员95人。
“血的教训极其深刻,必须牢牢记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5日再次作出重要指示。
16日下午,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代表习近平总书记,赶赴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现场,看望慰问消防队员、救援官兵和伤员及受灾群众、部署下一步救援救治,善后处置和安全生产工作。
16日,新华社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各个现场采访救援、救治、防控、安置等情况。
艰难搜救
尽管已经过了生命救援“72小时黄金期”,但现场搜救仍在继续,搜救人员期待再次发现生命。
北京卫戍区防化团的官兵们16日上午的任务,是对爆炸区建筑和集装箱区域开展第三遍搜排。
记者同防化部队官兵一起,穿上厚重的防化服,向爆炸核心点徒步走去。走到爆炸点附近,置身于爆炸废墟中,废渣、碎片与扭曲的集装箱混合在一起,用脚踩上去,哪怕一块破碎铁皮也会荡起一层灰。这是爆炸后留下的痕迹,不知是什么物质,也不知是否有毒。
天气炎热,防化服内的温度最高可达五六十摄氏度,官兵们的衣服在很短时间内就全部湿透。
而在核心区边缘,武警天津市总队第六支队的战士们操作着大型机械逐步清理外围,一寸一寸向爆炸核心点挪进。
北京卫戍区防化团多名官兵说,在核心区周边的多栋建筑中,发现了氰化钠、镁颗粒、电火石、硫磺等洒落的化学品,急需妥善处置。于庆彬说,在爆炸现场一个集装箱内,发现一桶白色液体,取样经化验室化验后,确认有氰化钠成分。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安表示,目前现场处理有“三部曲”:一是搜集,对现场大量残渣碎片集中转运,对于核心爆炸点附近可能存在有害物质的,要一公斤一公斤地清理,尽量避免扬灰;二是洗消,爆炸现场肯定有微量残留的有害物质,处理时要采取物理、化学方法进行中和与稀释;三是监测,通过对现场残留物的检测,逐渐将污染区变为对人体无害的清洁区。
在现场周边的居民区内,目前有2000多名官兵在作业。专家认为,从目前环境监测情况看,绝大多数不需要做专业的洗消。在事故现场完成清理后,可留守专业检测和洗消人员,为有疑虑的居民提供检测和洗消服务,帮助他们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全力防控
“爆炸现场的氰化钠初步估算有数百吨!”16日,北京军区参谋长史鲁泽少将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这一消息,如投石击水,立即引起高度关注。
氰化钠是剧毒化学品,一旦接触酸性雨水,立即生成无色挥发的剧毒物质。氰化钠的存在,让现场搜救变得更加危险,也留下发生次生灾害的隐患。
“经过复杂的现场勘察,已经基本上确定了位置,氰化钠大概分布在两个点上。”史鲁泽说。目前已经采取三种处置方案,对已炸开外露的,清理出一块场地,用双氧水或者其他办法进行化学中和;对大面积分散的,砌起一米多高的围墙围挡,为了预防因下雨造成化学反应,进行遮盖;对于成桶未损坏的,将其及时清运,撤离现场,进行专业化处置。
环保专家解释,氰化钠只有在特定条件下才会在短期内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其融入水体中形成氰化物后处理方法成熟,对环境的影响相对易于控制。
对于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相关部门也进行了回应。
天津市环保局总工程师包景岭说,15日0时至24时,17个环境空气监测点位中,有两个点位氰化氢累计出现2次超标,分别超标0.04倍和0.5倍,其余各点位各项污染物均未超标。
此次防化部队也携带了红外遥测车,在事故核心区周边建立了7个监测点,24小时不间断对爆炸现场2公里范围内空气质量跟踪监测。
史鲁泽说,从最新检测的数据来看,核心区周边空气中仅存有少量的有害气体,浓度均低于国家规定的致人伤害的浓度标准。
在水环境方面,天津市环保局局长温武瑞表示,环保部门13日凌晨在事故区域内设立了5个废水监测点位,在2个排海泵站进水口各监测出氰化物超标一次,平均超标10.9倍;14日在一处排海泵站进水口监测出氰化物超标一次,超标2.1倍。
环保部门对事故区域三处入海排水口全部实施封堵,对现场隔离区外的雨水口、污水口、污水处理厂、海河闸口进行不间断监测。在事故区域设置围堰,并在污水处理厂前端的雨污池进行破氰处理,处理后排往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环保部门监测显示,15日0时至24时,事故区域临近的地表水体氰化物和临近的近岸海域水体中氰化物、特征有机污染物均未检出。
悉心救治
在爆炸事故后65小时奇迹生还的韩凤群,病情状况牵动人心。
16日上午,记者在解放军254医院病房,看到了韩凤群实时的检测体征数据:“心率每分钟60,血压135/78,血氧分压120,酸碱电解质正常,右胸腔引流血性液400毫升。”
躺在病床的韩凤群佩戴着无创呼吸机,还处于浅昏迷状态,医生已经进行了胸腔闭式引流,使用呼吸机来辅助呼吸,同时进行抗感染、抗休克治疗,加强呼吸道管理,以预防多脏器功能衰竭。
解放军254医院院长杜宏伟表示,韩凤群病情已趋于稳定,肺部创伤所致肺功能损害是目前最大问题。“除对其进行全身综合支持治疗措施外,主要进行了胸腔穿刺引流,共从右侧胸腔引出近400毫升血性液体,之后伤者呼吸功能明显改善”。
事故发生后,各方力量全力投入救治。截至目前,国家已经派出58名专家,包括2名神经外科、烧伤科院士。天津市派出150名专家,投入4000余名医护人员。
天津市区的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是收治事故伤员较多的医院之一,共收治了322名伤员,90名住院病人,7名危重伤员,目前已经陆续有伤者痊愈出院。
天津滨海新区港口消防支队政委陆长江,是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接诊伤员中伤情最危急的一个。送抵医院时,他烧伤面积达75%,重度吸入性肺损伤、弥散血管内凝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脑损伤、并伴有全身多处骨折,血钾超过正常值的2倍,乳酸超过正常值10倍,心脏可能随时停止跳动。医生们全力救治,到14日凌晨,他血钾、乳酸基本恢复正常,在最短的时间内稳定了病情。
生命救援的同时,心理救援也同步进行。
据了解,突发事件一般都伴有一定的心理创伤,国际公认的最佳心理干预时间是在危机事件发生后24到72小时。在13日第一批伤员入院后,医院国家级心理应急救援队迅速抽调11名心理咨询师,成立心理干预小分队,对伤员及家属进行评估和心理危机干预。
积极安置
“来,吃根冰棍吧。”在天津开发区第二小学安置点,一位志愿者将一根冰棍递到农民工王国行手中。
王国行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吃冰棍,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王国行来自河南省商水县大武乡王金楼村,刚来天津2个多月,负责万科海港城三期的室内装修工作。爆炸发生时,他和工友们住在活动板房里,距离爆炸点只有300多米。
“爆炸时,能看到大大小小的集装箱碎片带着火直接飞过来……我们跑到旁边的居民楼里躲了起来,到第二天早晨五点多钟被消防战士搜救出来。”王国行说,“安置点的条件不错,志愿者很热情。”
天津开发区第二小学是离爆炸点最近的安置点。正门外设立了几个志愿者服务站,可以提供食物、饮用水、口罩、凉席、被子等物资。志愿者组织者冯女士说,服务站有50多人,他们来自山西、山东、北京等地。
“开发区第二小学最多时安置了1200多人,目前还有300多人。”天津开发区城管局副局长吴鹏说,“旁边的开发区二中安置点最多时有300人,现在还有80人。”
吴鹏解释,安置点的人数下降,是因为很多人投靠亲朋好友了,也有返乡的,还有白天去上班的。
设在天津滨海职业学院的安置点主要负责安置天津本地受灾居民。学院党委办公室主任于泓介绍,学院13日中午接到指令后,把学校的旅游与饭店实训基地腾出来作为安置区,投入志愿者近百人。当晚安置了280多人。这里最多时安置了310多人,现在人数已降到15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