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坚持改革创新 厚植发展优势
29.12.2015 12:33
本文来源: 商务之窗
“滨海新区始终坚持改革与开放相结合,实施更加过硬的改革举措和更加开放的带动战略,以改革激发新活力,以开放释放新动力,加快构建起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日前,滨海新区召开区委二届五次全会,在区委常委会的工作报告中,这样描述了新区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有效激发发展动力活力取得的显著成效。遵循着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自滨海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新区始终坚持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创新体制机制,厚植发展优势,坚持用改革的精神、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促使新区不断实现新突破,体现新作为。
行政领域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
迅速提升新区的活力与吸引力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滨海新区的责任和使命之一就是建设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探索区域发展新模式,为全国改革和发展提供经验示范。“综合改革、先行先试”是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特征。“十二五”期间,滨海新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连续实施了两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三年实施计划,不断巩固扩大改革开放成果。
在“十二五”初期,为更好地适应开发开放需要,新区紧紧抓住打好攻坚战的重点难点问题,把体制机制创新列为改革之首、保障之基,相继启动了深化管理体制、行政审批、土地管理、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等改革。随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快推进金融创新、涉外经济、城乡一体化、国企改革和非公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创新等改革,使新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发展目标与脉络路径清晰明确。
以管理体制改革为标志,五年来,新区持续强化政府的服务职能,逐步减少行政层级,优化配置行政资源,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街镇和功能区数量大幅缩减,形成了全新的管理体制架构。同时,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大幅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组建新区行政审批局,审批机构由18个变为1个,审批印章由109颗变为1颗,审批人员由600人减少到109人,审批要件齐全的,可在1个工作日完成,最快的仅需1小时,大大提高了行政效率效能。加强市场准入和监管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建设,推进工商、质监和食药监市场监管职能整合,让“制度红利”更多惠及企业和百姓。加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构建起覆盖全区的综合执法监督管理平台,实现综合执法基层化、部门执法专业化、执法监管统一化,做到每一执法事项都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十二五”期间,新区在多领域多环节进行的改革与创新的大胆实践,迅速提升着新区的活力与吸引力,使新区“综合改革、先行先试”的属性特征更加鲜明。
坚持以经济领域改革为牵引
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同步推进
日前,京津冀跨境电商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于家堡举行,60余家来自京津冀三省市及韩国、日本等国外的跨境电商企业代表悉数到场。“天津自贸区设立以来,中心商务区在负面清单开放、投资便利化、金融创新等政策的推动下,跨境贸易领域新业务新模式不断落地,贸易形式正发生着颠覆性变革。”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心商务区一直着力推动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借助天津自贸区这一利好契机,诸多创新类产品“先行先试”并在此生根发芽,吸引了一批大中型银行、各类投资公司及中小型融资类企业投资落户。
“‘十二五’期间,新区经济领域改革成效显著,主要涵盖金融改革创新、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以及科技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五年来,新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特别是随着自贸区挂牌成立,引进落户的各类企业实现成倍增长。这些无不得益于新区持续推动经济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最大限度释放出改革红利。“随着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近年来,我们在抓好综合配套改革中,坚持以经济领域改革为牵引,带动其他领域改革同步推进。”
例如,金融改革创新方面,新区积极配合搞好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的各项金融制度创新试点,在保税租赁、单一项目公司租赁、离岸租赁、出口租赁、联合租赁等业务模式创新上积极探索,保持全国领先。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完成区属企业集团整合任务,组建新区商业投资集团公司。在科技体制改革方面,一方面,新区设立了一批新型科技研发创新平台,先后创立北大滨海新一代信息技术研究院、国防科大滨海军民融合研究院、浙江大学滨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并大力实施科技小巨人计划,截至今年8月,新区新增科技小巨人企业150家,累计达11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新增2201家,累计达20401家。另一方面,新区强化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建设具有新区特点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立完善政策支持体系、科技资本市场体系和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组建滨海科技金融集团,完善创业投资引导机制,并针对从初创期、成长期到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全过程提供投资、担保、科技贷款等多种形式的融资服务。
拓宽新区改革创新发展广度
加快社会事业领域改革步伐
在积极推动与经济发展相关领域深度改革的同时,新区的改革创新发展还进一步拓宽了广度,着重在民计民生、社会管理创新等领域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发展速度。
交通便利,居住环境舒适;全装修交房、拎包即可入住;户型包括一室到三室,出房率高,并已交付使用……集上述特点于一体的佳宁苑,是新区核心区首个全装修定单式限价商品房示范样板项目。日前,本报“滨海楼市”看房团走进佳宁苑,看房团意向客户达60%。佳宁苑正是新区保障性住房试点项目之一。“新区的保障性住房将服务多种人群。”相关部门负责人说,特别是蓝白领公寓和定单式限价商品房,很好地保障了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使企业的后顾之忧迎刃而解。经过五年的系统构建,新区已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供给、高端有市场”的多层次、多渠道、科学普惠的住房体系,这一举措也成为新区招商引资,吸引企业落户的一大优势。截至目前,新区已累计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逾10万余套,将近90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有需求人群“应保尽保”。
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是新区拓宽改革广度、着力改善民计民生的一个缩影。“十二五”期间,新区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和公共服务改革,相继安排了社会管理创新、民政事业改革、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创新人才管理和服务体系、文化体制改革等主要内容。重点推进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区建设;开展民政事业改革试点;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一体化监管体制机制;推进教育督导体制改革试点,鼓励社会力量以多种形式参与教育,提高教育国际化水平;理顺卫生行政管理体制,推进医疗重组计划,启动公立医院改革;启动全国首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等。这些改革创新内容,全面涉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方面,以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为新区开发开放营造良好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本文来源: 商务之窗
29.12.2015 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