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相声茶馆新春火爆 京冀两地观众成主力军
天津北方网讯: 红福字、红吊钱儿、红灯笼……猴年春节期间,天津各相声茶馆张灯结彩,演员们备足“段子”,迎接各地宾客。
天津相声名声在外,利用春节假期慕名而来的外地观众络绎不绝。名流茶馆售票处,来自北京的顾先生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都爱相声,到天津就是要实现“现场听相声”的愿望。顾先生坦言,他们来津有几个“任务”:听天津相声、跟天津人聊聊天。记者闻言,马上改用天津话进行采访,顾太太一脸笑容:“好听!天津人说话好听,说相声更好听!”
采访中,多位相声茶馆负责人都表示,近几年观众地域结构变化明显,特别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给天津相声带来了更大的平台,天津相声更有活力了。谦祥益文苑经理史清元说:“最早观众以天津本地人为主,后来每周逢五、六、日,北京、河北省来的观众就开始多了,能占到大概四分之一。现在,尤其是春节时,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外地观众,京、冀观众又占到其中的一大部分。”史清元带记者来到离谦祥益最近的估衣街停车场,“看,这里的车差不多三分之一都是京、冀的牌照。”
津保高铁的开通,也拉近了天津人与河北人的距离。大年初三,来自河北省的周秋华一家老小来到谦祥益文苑,可当天的票已经卖光了,最后只得遗憾而归。不过,周秋华并不气馁:“有高铁,我们到天津来太快了、太方便了,这次没听成,以后有的是机会。”
外地观众多了,对演员的要求自然也高了。相声界有句话叫“把点开活”,就是根据不同的观众来决定说什么“活”。常在茶馆演出的相声演员佟有为、马树春对记者说,现在到天津旅游的外地观众特别是京、冀观众比较多,为了拉近大家的距离,让“包袱”更“响”,就说一些贴近现实的、能引起他们共鸣的段子。
“京津冀协同发展,越来越多的京、冀观众知道了天津相声,甚至有人觉得到了天津而没听相声,那就等于没到天津。”民俗专家、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说,“京津冀三地文化一脉相承,很多方面都是相互影响,天津相声本就接地气、有包容性,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天津相声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扩大了观众群,提供了更大的创作空间,这对相声艺术的发展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