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四点发力制度创新 正式挂牌指日可待
“最近一段时间,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紧锣密鼓,展开了天津自贸区的各项筹备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可以说前期准备基本成熟,正式挂牌指日可待。”今天上午,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市委常委、滨海新区区委书记宗国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
天津自贸区占地119.9平方公里,全境基本位于滨海新区范围内。谈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宗国英总结了四个“发力点”:“一是本着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的原则,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事中事后监管机制,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是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境外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制造业开放领域。三是实施贸易便利化的监管制度改革,借助‘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政策优势,建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进一步完善大通关体系。四是探索金融制度创新,争取设立自由贸易账户体系,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利率市场化、外汇管理制度等改革。”
宗国英表示,自贸区建设不仅是天津的重大机遇,更是滨海新区的重大机遇。新区要善于乘势借力,搞好“三个对接”,积极承接自贸区的溢出和辐射效应。一是搞好制度对接,把自贸区建设与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紧密结合,使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以及投资、贸易、金融、监管等领域的创新举措在滨海新区率先推广、就地复制。二是搞好产业对接,围绕自贸区的产业特点和产业形态,积极引进相关配套项目,同时在增强研发转化、金融创新、航运物流、贸易服务功能上下功夫,实现链条式、集群化发展,努力打造承接国际制造业和服务业高端环节转移的重要基地。三是搞好开放对接,进一步扩大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开放领域,积极探索卫生、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扩大开放,同时打好自贸区这张牌,用好自贸区这张名片,加快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提高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