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扬帆起航 滨海新区CBD成发展高地
天津北方网讯: 2015年4月21日,天津、广东、福建三地自贸区同日宣布挂牌启动,这标志着中国自贸区正式步入2.0新纪元。而地处天津自贸区核心地带、着力成为滨海新区核心标志区的中心商务区(CBD),在自贸区正式扬帆启航之际,其核心定位、独特优势与机遇以及发展前景等均引发了国际媒体热议。5月中旬起,路透社、道琼斯MarketWatch、美国波士顿环球报业、雅虎财经、加拿大Digital Journal等众多国际主流媒体不约而同地对此进行了报道。
先行先试的“国家试验田”
外媒报道称,随着中国启动“一带一路”战略以及第二批全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作为中国北方重镇、经济发展速度领跑全国的城市,天津无疑正逐渐担纲起领衔角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新篇章中的“耀眼明星”。天津自贸区位于滨海新区辖内,这里集中了众多不同定位与功能的“兄弟园区”,而处于天津自贸区核心区域的正是中心商务区(CBD)。外界普遍看好CBD将成为天津自贸区的发展引擎,在吸引高端人才与资金、助推京津冀一体化乃至更多领域有大作为。
报道称,CBD占地面积为46.8平方公里,在其周边,有天津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和临港经济区等实体经济最密集的区域。与这些区域比邻而居,使得CBD能够极为便利地触及范围广泛的实体产业链伙伴,例如电子通讯、生物医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
报道援引滨海新区区委常委、中心商务区管委会主任郑伟铭的话指出,相信若干年之内,CBD的前行轨迹会如同当年的深圳和浦东一样。CBD企业在推进品牌、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共同努力,也将为区域发展注入强大生机和活力,推动CBD成为中国金融业创新运营的一个示范样本和服务业现代化的领跑区。“我相信很多入驻企业来到CBD是看到这里的发展前景。企业本质上是追随市场足迹而动,不断追逐未来的发展机会。”郑伟铭表示。
报道认为,自贸区国家战略旨在开辟出推行释放经济活力的新政新举的试验田,将这些新政新举进行先行先试,继而在全国范围进行推广。同其他自贸区一样,天津自贸区被赋予的使命包括成为一系列政府简政放权改革的试验田,例如在通关、贸易、外汇管理等方面实施更开放的政策,在公司注册程序上提供更便捷的外部环境等等。值得一提的是,自贸区享有一份“负面清单”,它主要是指对外资准入存在特别管理的行业目录。当前,中国四个自贸区共享的负面清单列有122个行业,比2013年发布时的139个行业减少了17个;预计到2015年底,该清单上的行业还将进一步降至100个以下。
报道称,在上海自贸区一年多实践的基础上,商务部最近出台了二十项新举措,意在促进自贸区内的外商投资项目建设。其中一项规定,不以备案成为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的前置条件,但其需履行年报义务。
具备一系列基础优势和条件
报道引述中心商务区金融局局长牛少锋的话表示,CBD已具备了一系列基础优势和便利条件,汇聚了各个领域的创新政策。“而且,经过数年建设,CBD现已拥有丰富的楼宇载体资源;这里还集中了滨海新区80%以上的教育、医疗服务资源——众多学校、医院、文化和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对于吸引和留住人才至关重要。”牛少锋说。
报道认为,颇具吸引力的安居方案也是CBD的一大优势条件。区域内的多座白领公寓、酒店式公寓等,可保障各类商务人士拎包入住;区域内的人才还将享受限价优惠房政策。该地区的低居住成本也是吸引人才与企业的重要因素,这里与天津市区生活成本相当,仅相当于上海地区生活成本的三分之一。此外,作为天津自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CBD即将迎来与天津市区和北京之间的一体化交通。在2015年8月京津城际延长线全线贯通之后,每天将有逾30对高铁往返于北京市核心区和CBD于家堡之间。
“成绩单”印证CBD发展优势
报道称,一系列发展数据也印证了CBD所拥有的这些优势。2014年,区域新增注册企业987家,同比增长262%;新增注册资本131亿元,同比增长152%;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5亿元,同比增长31%。
报道指出,这样的发展势头今年仍在持续。2015年第一季度,CBD再迎501家新增注册企业,相当于上年同期的2.8倍,其中注册资本在5000万元以上的企业达36家。GDP实际增长达到70%。
报道称,在CBD于天津自贸区挂牌当日举行的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有28家业务涵盖总部经济、金融创新、跨国贸易、研发服务、电子商务与管理咨询等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企业与CBD管委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些企业的注册资本总额超过110亿元,其中不乏各行业的佼佼者。
报道还列举出部分签约项目。位列中国人寿保险行业前四的华夏人寿公司,2014年度保费收入达715亿元,全国设有分支机构400余家,2012年起正式入驻CBD;中国首批民营银行之一的天津金城银行,依托自贸区政策优势,着力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细分市场创新型金融业务;天津诺安瑞得投资管理公司,截至2014年,底共管理37只公募基金,资金规模超过650亿元;中信金融租赁,致力于为清洁能源、城市数字化、养老医疗服务等新兴产业提供金融租赁创新服务。
报道称,滨海新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锐钢对CBD入驻企业的美好前景充满信心。“我相信,这些企业将充分借助天津自贸区优势,围绕京津冀一体化、环渤海经济发展等叠加历史机遇而获得巨大商机。”张锐钢表示。
报道指出,CBD着力打造的五大核心产业也已出炉,它们分别是:创新型金融产业,以总部经济为核心的专业服务业,新一代科技及ICT产业,跨境贸易和电子商务,以出版、教育、文化创意、美容医疗为特色的社会服务业。
“一带一路”战略中拥独特优势
报道认为,与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叠加的另一历史机遇——“一带一路”战略无疑也将推动中国企业在对外基建、商业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输出。“在‘一带一路’这一国家发展战略规划中,天津是一个战略支点城市。”郑伟铭介绍说,“就区位优势而言,天津港是全球第四大港口,铁路往西可以直达欧洲,向北通过欧亚陆路可直达蒙古国和俄罗斯。”
报道称,这一点同样得到了专家的认同。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曹知修表示,需充分留意到“天津港是中国目前唯一同时拥有三条线路通往欧洲陆桥的港口”这一独特优势。“在‘自由贸易港’模式下,天津港是一个能够支持国际贸易、仓储、物流分拨、发展港口地产等综合服务的交汇口。”曹知修说,“同时,天津港也将成为整个京津冀地区吸引外资的重要引擎和对外贸易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