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让市民享受红利

23.01.2016  13:16

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专题报道

   天津北方网讯: 记者从天津自贸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制度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果,改革红利持续释放,仅一年时间就有超过1.4万家企业来此落户。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正在制定《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方案》,重点实施“1631”工程,进一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已经推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8项举措。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蒋光建介绍说,天津自贸试验区实施京津冀海关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后,整体通关物流成本减少近30%。同时,还实行京津冀跨区域检验检疫“通报、通检、通放”和“进口直通、出口直放”一体化模式,通关时间平均每批货物节省半天,口岸通关效率提升75%。

  据介绍,目前天津自贸试验区有关部门正在制定《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方案》,有望于近期出台,重点实施“1631”工程,即:建立“一个机制”,建议由国家商务部牵头,组织天津、北京、河北三省市,建立具体工作协商机制,开展天津自贸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实施“六个推动”,就是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投资体制改革、贸易便利化及贸易方式创新、金融开放创新经验在京津冀区域率先复制推广,与对疏解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开展对比试验、互补试验;促进“三个一体化”,就是促进通关服务和口岸物流一体化、金融服务和监管一体化、区域要素资源配置一体化;落实“一批项目”,就是梳理出一批项目,以项目为抓手推动天津自贸试验区更好地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

  天津自贸试验区成立后,津城市民感受最深的就是买各种进口东西更加方便和便宜了。蒋光建表示,下一步会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将更多外资医疗机构以及外资学校引入天津,让市民在更多领域享受到天津自贸试验区带来的改革红利。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