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自贸区涌动“外资潮” 投资门槛降低引外商
于家堡商务区 记者常朴摄
天津北方网讯: 伴随自贸区设立,贸易自由、投资便利、高端产业集聚、金融服务完善、法制环境规范、监管高效便捷等逐渐显现,多方面利好吸引外商关注。
专家认为,天津自贸区设立后带来的各项利好,将为滨海新区调整外资结构,进一步发挥内外资联动发展提供难得历史机遇。
资料
上海自贸区运营一年外资企业猛增4.7倍
自贸区的一大特点是吸引外资、确保增长。自贸区绝非“政策红利的洼地”,而是来自制度创新,归根结底是来自于“负面清单”和“权力清单”的治理模式新探索。
2014年,运行一年的上海自贸区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区域。据统计,作为中国首个自贸试验区所在地,浦东新区的外商直接投资合作金额为143亿美元,远高出预期。自贸试验区全年新设企业11440家,增长1.6倍,其中外资企业2057家,增长4.7倍,合作外资118亿美元,增长5.2倍。
天津自贸区势头猛
成企业投资热门区域
天津自贸区设立以来,因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企业投资的热门区域。高端制造、金融租赁、跨境电商、国际贸易等成为热点投资领域,随着自贸区最新统一版负面清单的正式实施,自贸区将会进一步吸引外资企业落户。
分析
外商为何钟情自贸区
多方利好带来新机遇
自贸区所带来的制度创新,是吸引外资持续涌入的根本动力。在专家看来,天津自贸区设立以来所带来的投资门槛降低、产业开放、简政放权、金融改革等多方利好将为外商投资带来新机遇。
利好1
由层层审批改备案制
企业网上申报省时间
从5月8日开始,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四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公用的负面清单正式实施,凡是负面清单以外的领域在自贸区中将按照内外资一致的原则进行管理。其中外商注册由以往的层层审批改为备案制,天津自贸区也迎来了首家外资企业备案。实施外商投资备案管理办法后,外国投资者只需要网上自助填报相关信息,在天津自贸区网上办事大厅直接申报之后,通过准入导航模块一步步提交相关材料,向商务主管部门提供包括名称核准通知书在内的三份材料即可得到备案证明。之前投资者准备一份材料大概用时半个月到一个月,如今外国投资者只需要30分钟即可在网上完成申报。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博士后研究员曹知修告诉记者:“原先使用的外商投资企业注册登记管理制度对自贸区内企业将不再有约束,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注册周期从数十天变为短短几天,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节约运营成本。准入门槛的降低激发了企业的投资热情。”
利好2
推“负面清单”
开放更多产业
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中,政府将对禁止或限制外资进入的行业进行明文规定,而负面清单不涉及的内容,原则上企业都可以做。较之以前管理外资一直采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对鼓励、限制、禁止企业进入的行业进行严格审批,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对企业的门槛明显低了很多。天津自贸区实行2015版“负面清单”,包括15个门类、共50个条目。其中,特别管理措施为122项,比2013版的190项和2014版的139项有了进一步缩减,开放产业增加。“比如,天津自贸区允许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独立经营盐业,这在我国属首次。历史上,盐业经营权都是由政府掌控,民营和外资是不能涉足的。”曹知修说。
利好3
转变政府职能
降低企业成本
自由贸易区有别于以货物贸易和制造业为主要开放范畴的保税区,它以金融服务为内涵。保税区强调物流与商品贸易便利化,自贸区则强调投资与服务贸易便利化,前者主要由海关监管,而后者由于涉及贸易、金融、投资以及基础服务,其日常管理和审批程序复杂,关联部门较多。为转变政府职能,天津自贸区正在积极探索并正在实施全部审批程序在一个职能部门完成,提高政府服务效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专家指出,简化程序、提高政府办事效率、降低企业成本,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是很多外资企业所看重的。
利好4
推进金融改革
服务实体经济
天津自贸区正在推进包括融资租赁、离岸金融、民营银行等方面在内的金融改革。未来,天津自贸区将形成以银行、基金证券、融资租赁、保险、国际保理、股权投资、小额贷款等各类企业在内的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型资本体系,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服务。
专家指出,天津自贸区将打造成融资租赁业的全球高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国际化平台。
观点
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立群教授:
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 为新区利用外资提供机遇
天津自贸区设立将为滨海新区解决利用外资方面的不足提供机遇。首先,能够加强对中小外资项目的吸引,引导内资企业有序发展。有针对性地引进科技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并制定吸引和集聚中小型外资项目的政策措施和招商目录。通过中小型外资项目进一步激活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为产业链的延伸、大产业网络的拓展及新型企业集群的形成奠定坚实基础。在技术基础好、吸收能力强、企业实力强的行业可以多鼓励跨国独资企业的进入。着力培育实力强的内资企业,为跨国公司创造出更多竞争对手和优质的合作伙伴,使二者在有序竞争中实现共赢。
其次,优化投资来源地结构,增强利用外资的抗风险能力。天津自贸区应增强对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等企业的吸引力,着力点应放在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完善企业经营环境。
第三,提升现代服务业外商投资的规模和水平。提升服务业引资规模和水平需在两个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有针对性地编制和谋划生产性服务业及文化创意等产业招商引资举措,推出有针对性的引资线路图和新措施;另一方面,与国际人才、国际机构、国际品牌的引进同步,与现有CBD、MSD及总部区域的建设结合起来,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置于更开放的系统中。
链接
吸引外资质量总量增速滨海新区高于全国水平
针对滨海新区近年来利用外资情况,南开大学滨海开发研究院最近组织过一次专题调研,调研结果显示,近五年来,天津实际利用外资额、增速、资金到位率持续高于其他直辖市及全国水平,而且吸引项目大,单体项目资金额高。其中,2014年吸引外资占全国近五分之一,外资到位率超过80%,高于北京、上海、重庆。滨海新区的吸引外资质量、总量和增速高于全国水平。2009至2014年间,我国实际直接利用外资增长率波动较大,而滨海新区吸引外资则呈现出稳定快速上升的特点,虽然签订合同项目数未出现明显增长,但平均项目的合同金额、实际到位金额呈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