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对女厕排长队习以为常 女代表女委员关注公厕改革
“厕所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建筑。因此,在城镇规划中把厕所设计纳入整体规划之内。没有厕所的地方建厕所。把男女厕所比例不合理的要改过来,切实解决妇女同胞的这一具体困难。”
英措代表来自四川甘孜,在谈及增设女厕所建议的原因时,这位藏族女代表说:“我在递交这一建议前在北京、上海、香港、台湾等地以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厕所都做了一些考察,进行了对比。”
英措说她在考察中了解到,北京、上海等地的城市规划中男女厕所的比例做了规定,把原来男女1∶1,修改为男女1∶1.5的设计。应该说新规划建设中的男女厕所比例基本合理,但中等城市以下的厕所依然照旧。
英措说:“在藏区,过去除城镇和寺庙外,农村牧区几乎没有公共厕所。由于地广人稀也没有必要建公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外来人员的剧增,公共厕所也和其他基础建设一样显得越来越重要。从目前的情况看,藏区的公共场所,既有量少的问题,也有设计不合理而导致旅游景点、景区女厕门前排长队或拥挤不堪的问题。”
英措代表还建议,在藏区的城镇化建设中,根据藏区旅游、经商、开发资源的人数不断增多的实际,根据城市功能现代化和广大妇女同胞需求,和内地各大城市、商贸广场、旅游景点的公共厕所一样,做出精细设计、合理规划。
无独有偶,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葛晓音也带了《关于公厕建设提高女性厕所比例的提案》。之所以提交这份提案,与葛晓音委员收到的一封两会建议信有关。这封由154名女大学生和女青年联合署名的两会建议信提到,每每外出,女性都要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如厕。对比起男厕所,妇女等待的时间实在太长了。
建议信分析,女性如厕难的情况正是厕所设计得不合理,特别是男女厕位不均衡所致的,女厕的厕位数量和面积亟须增加。葛晓音委员认为建议信“理由充分、情况属实”。为此,她在今年两会建议,在公共场所如旅游景点、大型商场、交通枢纽、地铁站内,扩大女厕面积,或提高女厕厕位比例;扩大商业地区、人流密集街道公共厕所的覆盖率,增加蹲位;增加为特殊群体设立的厕所和无性别厕所;修订《公共厕所设计标准》,将女厕位和男厕位的比例提高到2∶1,其中蹲坐位女厕和男厕的比例达到4∶1。(中国妇女报记者 袁鹏 王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