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不等于“女性的”主义
女性主义不论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还是一种价值追求目标,在当今中国学界都已被越来越多学者所关注。当前它已跳出争取与男性同等的受教育权、参政权、工作权或就业权的阶段,而在世界范围内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当代中国的语境下,女性主义是由“feminism”一词演化而来,当女性/女权与“主义”密不可分地连在一起的时候,则明显带有一种“社会改造”的政治意味,即改变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利地位,改变压制女性同时也压迫男性的父权文化和制度。但这种改变需要女性的觉醒和努力,也需要男性的协作与配合;改变的结果不只对女性有利,也为两性和谐发展创造条件和环境;再进一步,就是为国家与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全体人民的幸福奠定实践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女性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其生活经验和生命历程不仅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开拓了知识生产的新领域,而且由此所形成的理论以及所确立的“主义”在妇女解放乃至人类解放的社会实践中已经发挥了或正在发挥着巨大作用。如此看来,女性主义就不仅仅是“女性”的“主义”了。
女性主义是人类思想文化的共同结晶
以1798年玛丽·沃尔斯通克拉夫特发表的《女性辩护》为标志,女性主义至今已存在了200多年。20世纪70年代以后,女性主义与其他各种社会思潮相结合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其学术流派来讲,目前学界有几十种乃至成百种定义,如自由主义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等等。单从这一系列概念的命名就可看出女性主义与其他学术思潮的关联,以及对现实社会未来发展走向的关注立场和价值取向。可以说,女性主义是在与其他各种学术流派的对话、交流、碰撞中发展起来的。其中,既有对以往知识生产体系中性别盲视和性别歧视的批判,也有对传统社会改造理论和思想文化成果的借鉴,同时也接受着来自女性主义内外各种不同学术观点的挑战。
综观当代中国的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及其发展历程,其创新性显而易见:在借鉴西方女性主义学术理论资源和各种“后学”基础上,赋予女性主义概念以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赋予传统的“学科知识”以社会性别的普遍意义;改变知识生产中的男性思维模式,将女性的经验通过口述和实证的方式纳入知识生产的序列。近年来,随着女权/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父权制、交叉性(性别与国家/地区、民族/种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交叉)、话语、女性视角、性别经验、后现代、后殖民、后结构等概念范畴在妇女研究中的广泛使用,以及妇女研究界对认知主体、他者、客观性、价值中立、理性、感性、二元论、性别身份、性别气质、经验、立场、身体、公私内外等核心概念的重新厘定,妇女与性别研究已经成了一个新的知识增长点,在学术研究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而形成的女性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不仅可以适用于女性研究之外的其他各种研究,而且引起了女性主义研究者之外其他学者的广泛关注;女性主义建构的一整套话语言说体系,拓展了人们的思维空间,也为新的知识生产和理论创新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女性主义是社会变革的重要理论资源
女性主义不只是一种理论构想,同时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女性主义学术和妇女运动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不论是天然的女性主义者,还是后天受女性主义熏陶而被建构起来的女性主义者,她们在广泛而深入的社会参与过程中,不仅对存在于各种不同场合的性别歧视现象极其敏感,而且试图以社会主体人的身份对其进行改造与重建,同时对女性主义理论在指导妇女运动实践中的利弊得失进行深刻反思,进而使理论的建构与社会的改造更加自觉、自信。如近年来女性主义研究中反复出现的女性意识、女性群体意识、社会性别意识、自我解放意识、性别平等意识、先进性别文化建设、关注弱势群体、维权、赋权、充权、平权、发声、言说、在场、颠覆、改造、批判、反思等话语,足以体现女性主义在现实社会改造中的行动理念和奋斗目标。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