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市容园林委以查促改积极推进环卫公厕管理全面上水平
从7月6日起,市市容园林委对市内六区环卫公厕开展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和指导。截至目前,已完成对南开区、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的公厕检查工作,共检查196座公厕,其中一类公厕54座,二类公厕73座,三类公厕55座,移动公厕13座,车载公厕1座,范围覆盖主干道路及次之道路旁、重点地区内、居民区内、偏僻街巷内。通过检查,对各区环卫公厕的基本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系统、清晰的了解和掌握。
在检查中,各区的公厕都能做到24小时对社会免费开放,安全状况良好,总体环境较为整洁,基本能够满足群众如厕要求。检查发现,为克服维修保养和人员工资福利等资金不足、设施年久老化损坏、管建分离的体制不顺、管理人员身体素质和责任心以及文化程度等不尽一致、社会如厕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各种不利因素,各区都采取严格标准、加强巡查、定期或不定期考核、奖优罚劣等各种措施,确保做好环卫公厕管理工作。
各区在日常管理中摸索出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例如:南开区主动提升管理标准,把辖区内所有的二类公厕按照一类公厕的标准来管理,而且在所有二类以上公厕内铺装了防滑地垫,防止群众滑跌。南开区还通过研究,自主发明了经济实用、外形美观的除异味器,并广泛使用,使南开区的一类和二类公厕大幅减轻异味。和平区在近几年对部分设施及环境较差的三类公厕进行了提升改造,并在所有二类以上公厕设置了统一的工具箱,既做到了工具摆放井然有序,也避免了拖把的水造成地面湿滑,防止群众滑跌。河西区在近几年对部分设施及环境较差的三类公厕进行了提升改造,提高了标准,三类公厕的环境总体良好。河北区根据保洁工作实际需要,对所有二类以上公厕的男厕小便池前地面进行了改造,安装了下水设施,保持了地面的干净整洁。
检查发现,各区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共性和个性的问题,共性存在的硬件问题包括有些公厕墙面瓷砖松散易滑落、有些三类公厕无水龙头设置、有些水龙头损坏无水、残障间升降梯不能使用、有些便池冲水感应器或踩踏器损坏等各类设施设备的破损或陈旧。共性存在的软件问题有残障间和母婴室被杂物占用、个别公厕为防止地面湿滑,关闭了水龙头不供水、门前和公共区域有堆物,灭鼠药品摆放和管理不够严谨等。检查中共发现各类问题270余个,每个发现的问题都当场指出,并详细询问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和要求。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检查和指导,基本达到以下预期目标:一是检查组直接深入每座公厕,现场了解和指导,掌握了我市环卫公厕目前最基层、最真实的情况,对各区的环卫公厕现状有了一个系统、全面、清晰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研究制定环卫公厕长效管理办法,做好公厕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通过检查组现场指导,使各区的环卫公厕管理水平有了一次大的提升。同时,把各类公厕管理的标准规范通过现场指导的方式生动的带给各区,使各区的公厕管理人员对公厕管理标准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学有目标,改有方向。三是检查组把各区好的经验做法介绍给其他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使这次检查活动成为管理标准的宣传队,成为公厕管理好经验的播种机。
下一步,市市容园林委将对红桥区、河东区的环卫公厕进行检查,继续高标准,严要求,力争圆满完成对市内六区环卫公厕的检查任务,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如厕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