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籼稻销售放缓 市场行情趋稳
安徽省是国内籼稻种植主产区之一,近两年来,在国内外市场的压力下,籼稻行情不振,农户种植收益也呈现下降趋势。在新的一年里,籼稻市场又会呈现何种走势呢?
收购价低迷不振
自去年新季中晚籼稻上市以来,其市场行情就呈现疲态,一些中晚籼稻种植户不时传来销售难的抱怨。南陵县家发镇永林村的张根友本季种植了1000多亩单季稻,“去年10月下旬送到收购点时,不仅收购价只有125元/百斤,比去年下降了13元/百斤,对含水率的要求也提高了两个百分点。 ”他告诉记者,当地本季中晚籼稻收购价格最高的时候也只有132-133元/百斤,近期则在125-126元/百斤区间徘徊。据省物价局成本监审局调查发现,安徽省本季晚籼稻平均出售价格为123.01元/百斤,低于上年度的132.96元/百斤。有关市场监测显示,去年12月底全国主要粮食批发市场三等晚籼稻均价2677元/吨,同比下跌了43元/吨。
农户销售进度放缓
庐江县庐城镇马店村的种植大户余新年2014年出产的晚籼稻在当年的11月底基本上就全部销售出去了,但他2015年出产的40万斤晚籼稻在去年12月初只以1.26元/斤的均价销售了30万斤,至今还有10万斤晚籼稻贮藏在家中,择机出售。他告诉记者,不仅仅自己种植的晚籼稻没有销售完毕,周边很多农户都还存有万斤以上的杂交稻。这主要是由于今年晚籼稻生长后期雨水较多,稻谷的含水率偏高,瘪稻多,出米率低,不仅价格卖不上去,很多大米加工厂也不愿意收购。
滁州市粮油信息中心刘家仁对记者说,往年11-12月份是新季稻谷销售高峰,但去年地方国有粮食企业初期空余仓储能力只有60万吨左右,预计收购量则高达140-150万吨,远远超过了地方国有粮食企业的收储能力。虽然后期陆续增加仓储设施,但收购集中期也延长到了12月份。
相关机构监测显示,截至2015年12月20日,南方主产区新季中晚籼稻累计收购量占产量的比例为22%,同比放慢2个百分点。按中晚籼稻产量10891万吨,商品率50%测算,农户可售余粮约3050万吨。
进口大米冲击明显
近两年来,我国稻米市场长期保持低迷状态,进口米对国内市场的冲击是个很重要的因素。据统计,2015年1-11月我国大米累计进口量295.4万吨,同比增加71.8万吨。从价格上看,去年越南米到我国南方地区销售价格约为1.5-1.6元/斤,比国内早籼米价格低0.3-0.4元/斤。
芜湖县粮食市场观察人士胡向阳对记者说,进口低价米除直接供给工厂、学校以及食品加工企业外,有较大部分以搀兑的形式进入普通居民消费市场。将低价进口米与国产中低档大米搀兑销售,已经成为不少企业盈利的潜规则,而普通消费者很难区别其中的差异,这对整个籼稻销售甚至北方粳稻销售都造成了巨大冲击。
同时,受宏观经济放缓影响以及消费者饮食结构的调整,国内大米消费持续保持略减态势,预计去年国内稻谷总消费量约3862亿斤,同比减少92亿斤,其中口粮消费约3275亿斤,同比减少43亿斤。收购价或保持相对稳定。
刘家仁告诉记者,滁州市地方粮食企业稻谷仓储能力270-280万吨左右,但目前仓储量已达到400万吨。即便各地仓储设施储备能力有限,但为保证农户种粮积极性,今年仍应该会继续出台早、中晚稻最低保护价政策,但收购价格很难再继续提高。
有关业内人士分析,今年春节前国内籼稻市场行情仍将以平稳偏弱走势为主,国家政策性收购及拍卖主导市场走向。由于受到托市收购的支撑,中晚籼稻价格波动区间为2690-276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