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日报】完善供排水体系 改善水生态环境
完善城市供排水体系
逐步完善引江、引滦双水源配置工程体系,重点解决以往中心城区遇强降雨时出现的排水不畅
解决热点民生问题
提升6区县96.8万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增加对中心城区劣Ⅴ类水体治理,逐步缓解中心城区雨后排涝对河道水体影响
本报讯(记者 何会文)昨天,记者从市政府召开的全市水务工程建设及管理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今年本市将继续加大水务工程建设投入,全年计划安排水务投资98.9亿元,重点推动城乡供水、防汛排水、水生态环境和农村水利四类建设项目。其中,着力完善城市供排水体系,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民生问题。
在城乡供水方面,继续推进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建设,开工建设王庆坨水库、北塘水库完善配套和入宁河、汉沽供水工程;全面实施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提升滨海新区、武清、宝坻、蓟县、静海、宁河6个区县96.8万农村居民饮水质量;进一步推进引滦水源保护,建设于桥水库入库河口湿地、黎河及引滦明渠防护工程。
在防汛排水方面,深入推进骨干行洪河道治理,实施永定新河治理二期、蓟运河、还乡新河、潮白新河治理和海堤建设,完成永定河泛区安全建设一期工程,除险加固2座病险水闸;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排水南北分流体系,新建洪泥河生产圈、万家码头泵站,实施独流减河尾闾治理,加快建设海河口泵站,启动外环河综合治理,打通排水卡口,提升过流能力。
在水生态环境方面,高标准实施清水河道行动,综合治理南运河等一、二级河道29条、282公里;实施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水系联通工程,启动海河—独流减河南部湿地水循环系统建设;推动治理污水直排工业企业136家、工业渗坑(底泥)92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293家、入河排污口门47个,改造雨污合流地区排水管网232.9公里;新、扩建污水处理厂28座,建设一般镇污水处理设施26处,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8万吨/日。着力消除中心城区劣Ⅴ类水体,提升改造127处沿河排水口门,完成23座泵站系统初期雨水治理,改造145处雨污混接点,推动实施广开四马路等23条道路市属排水主干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完善中心城区和环城四区水循环调度方案,落实局部盲肠河段和污染较重河道“一段一策”,加大网格化巡查和环境保洁力度,切实改善水体质量。
在农村水利方面,加快推进农业节水灌溉设施建设,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3万亩;全面推进津南、武清、宝坻、蓟县、宁河等5个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建设,完成14个项目区、94公里河渠整治;清淤农村排沥河道295公里,更新改造国有扬水站12座,维修改造农用桥闸涵316座,治理病险塘坝20座。
据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规划的这四大类重点项目,一个很重要的着眼点就是构筑更加完善的城市供排水体系。例如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去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已经实现了通水,中心城区全部,滨海新区、东丽区、津南区、西青区部分地区已经开始使用长江水,今年将加快推进王庆坨水库、北塘水库等引江水调蓄水库建设,逐步完善引江、引滦双水源配置工程体系,进一步扩大供水范围,提高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再例如今年重点推动的中心城区排水南北分流体系建设,重点解决以往中心城区遇强降雨时出现的排水不畅问题,通过兴建海河口泵站、洪泥河泵站以及外环河治理等一系列工程措施,使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排水更加顺畅,进一步提高城市排水能力。
另一着眼点是解决群众关注度较高的热点民生问题。比如,今年除了继续推进“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清水河道行动以外,增加了对中心城区劣Ⅴ类水体的治理,逐步缓解中心城区雨后排涝对河道水体的影响。再比如在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工程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农村饮水提质增效工程,到2017年,形成较为完善的村镇供水管理体系、运行体系和安全监测体系,逐步实现农村供水城市化和城乡供水一体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