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区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紧盯”优势产业
今晚网讯 (渤海早报记者 许鑫)记者昨日从天津高新区获悉,自国务院批复天津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来,高新区紧紧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创新中心”这一主线,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机遇,立足自身基础,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智能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四大优势产业正在向千亿规模加速挺进。
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倪祥玉介绍,未来,高新区要把着力点放在建设产业创新平台和产业生态上,追寻超常规发展产业发展模式,力争形成2至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涌现出3至5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业态,培育5家左右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核心引擎,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和新业态培育提供示范。
其中, 以国防科技大学的飞腾CPU与麒麟操作系统落户高新区、成功引入浪潮集团大数据运营中心、代表国际领先国内最先进水平的南大通用数据库项目建成落户、曙光计算机与世界著名IT公司的合作项目为依托,天津高新区已形成集高端服务器、集成电路芯片、国产操作系统、基础数据库、信息安全软件等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正在加速形成千亿规模。
以突破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的金钒光热为代表,积极打造太阳能光热产业集群,以金钒光热与渤化集团全面战略合作为依托,建设新能源产业技术中心,整合太阳盐、中国节能联盟,加上光伏、风电的带动和国家电网系统的合作,以华泰汽车和波士顿电池、轮毂电机带动原来的企业力神电池、巴莫科技实现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的初步框架,带动新能源产业正在加速形成千亿规模。
以彻底解决中国“锁喉之痛”的数字液压项目为龙头,聚集引进ESI机器人、麦格纳永磁传动等项目,形成了技术领先、潜力巨大的智能装备制造业核心企业群,百利集团等京津冀企业联盟与数字液压等拥有“杀手锏”产品和技术的“大巨人”和“新巨人”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整合上下游企业,建设智能装备产业创新中心,拉动智能装备制造业在京津冀地区加速形成千亿规模。
以文化创意、黄金珠宝、大健康产业等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实现快速发展,三年内力争达到千亿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