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武镇小南河村霍自正眼中的霍家家风
霍家家风从祖至今一脉相承。经后人总结为“爱国、修身、正义、助人”八个字。
霍元甲挑战外国大力士、捍卫民族尊严的事,广为人知。在正义方面,他早年因看不惯地痞对老百姓的盘剥,所以仗义出手;而后受当时冯掌柜的赏识,进入脚行工作,他又因为自己是穷苦人出身,所以对老百姓有感情,自作主张减免了一些“地面钱”,因而被告官下了大狱。
在助人方面,最有名的事情就是他救助教民。义和团运动兴起来以后,天津里的洋人都跑了,剩下一些信教的中国人无处可逃。大家听闻霍公的侠名,于是到农劲荪的怀庆药栈请霍公出手相助。当时义和团的势力非常大,但霍公坚持保护了这些教民。
霍公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爱国、修身、正义、助人”的精武精神,这些将是霍家人永远铭记的。
霍东阁继承了霍公遗志。在他前往印尼后恰逢国内抗战,他在当地组织义演募捐来筹款抗日,得罪了日本人,而下了大狱,直到日本人投降才被释放出来。霍寿嵩(霍元甲之长孙,霍东章之长子,霍东阁的侄子)因在抗日战场上守护伤员,还受到了红十字会的表彰。
霍东阁自去印尼打拼后只回过两次家,一次是在1935年的春节,霍东阁特意为家里写了一副春联,家父(霍文亭)当时14岁,对这幅对联印象很深:
与外国列强争雄,方为好汉;
对自家乡亲和气,乃是英雄。
家父霍文亭虽无与列强争雄的事迹,但一生都与乡亲和气。在《南河志》中记载了1943年霍文亭在小南河创建益智小学的事情。
当时农村极度缺乏文化,霍文亭创办的小学校第一次使用白话文教学,并将教学重点放在了丈量测绘、珠算、应用文写作等实际知识的传授上;他教的学生因为掌握了丈量土地的本领,在建国后的土改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成长为村里的顶梁柱。
另外,南洋给家里寄来医治疟疾的特效药——万隆丸,他分文未取,全部送了出去;每年春节,替村里人写的春联总是摆满了一炕,从来都是先给全村人写好春联,再给自家写。
从父亲身上继承的家风就是: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就是不能靠祖宗吃饭,努力做到自力更生;实实在在做事,一是不说谎话,说实在话负担最少,说谎太走脑子了,即便因为这个没少挨数落,他也还是坚持说真话、说实在话;二是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不能含糊,霍自正在村里负责丈量核实村民占地的事,有村民多占了很多集体的地,然后让霍自正少报甚至不上报,霍自正从未答应过。他笑称自己心眼小,办了这事晚上睡不好,所以不能答应。
霍自正最后说道,霍公去世一百多年了,他的精神大家还在纪念和弘扬。他希望自己以及所有霍公的后人,习武不习武不要紧,但精武精神能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