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病在社区 大病进医院
19.04.2015 11:01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最近,姚大娘的血压又不太稳定,就来到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家庭责任医生孙雅新。孙大夫检查后说道,现在成立了“医联体”,以后天天都有总医院专家出门诊,可以帮她转诊让专家看看。于是孙雅新通过信息系统将姚大娘的病历传到专家门诊,陪着大娘找总医院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的老年病专家张伟三副主任医师。张伟三看过病历,又询问了病史和用药史,针对姚大娘目前的血压调整了用药方案,并告诉她回家要坚持测血压,一周后再来复查。
姚淑香说:“‘医联体’这好事还是头回听说,以后再也没必要早上五六点钟去总医院排队挂号了,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真是方便。”
让大医院分流 小医院吃饱
基层医院里,像姚大娘这样的常见病、慢性病患者非常多见。由于本市近年来的政策扶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但药品便宜,医保报销比例也有很大优势,吸引了很多患者前来就医。但与此同时,社区医院“吃不饱”的现象也仍然存在,不少患者主动或被动地往大医院跑,缺少优质专家资源是导致这一情况的重要原因。
与之相对应的是,目前很多三级医院都存在医疗资源紧缺与浪费共存的矛盾。很多患者大病小病都来看,导致医院里人满为患,出现挂号难、看病难;一些本已进入康复期的患者也不能及时转出,无法腾出病床接收更需要救治的患者。
如何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合理就医模式?怎样才能让不同级别卫生资源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市卫生计生委今年着力推进本市医改向纵深发展,打通社区与大医院的合作渠道,在上下级医院间建立医疗服务联合体,试点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解决就诊无序、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吃不饱的问题。
专家社区坐诊 百姓门前看病
目前,和平区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手医大总医院率先组成了“医联体”,并在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启动。自3月份以来,每周一到周五上午,总医院的两名副主任医师都会在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坐诊、查房、带教,指导家庭责任医生开展居民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两名专家高桦和张伟三分别来自内分泌疾病和老年病专业,正好对应社区常见病。
在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还可以通过总医院医卡通,可以预约总医院各科室的专家号,完成交费、取报告等功能;通过自助取号机和自助发药机、自助便民服务系统,可以便捷完成就医过程,提高就医效率。
运行一个多月以来,该中心已向医大总医院转诊了近百名患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便利。
搭建特殊药品“绿色通道”
前几天,家住和平区崇仁里的居民王大爷也经家庭责任医生转诊到专家门诊,总医院内分泌专家高桦副主任医师接诊后发现,王大爷患有多年的糖尿病,一直在社区取药控制血糖,可餐前血糖控制效果却始终不好。经过了解,高桦发现王大爷使用的药物很对症,就进一步询问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发现王大爷晚上经常在睡前加餐,有时吃两块饼干,有时喝杯牛奶。高桦判断这就是导致王大爷早上餐前血糖偏高的原因,嘱咐他以后不要在睡前加餐,坚持一段时间后再看看血糖情况。果不其然,过了半个月王大爷笑着找到高桦大夫说:“您这建议真灵,现在我餐前血糖一点不高啦!”
高桦对记者说,社区医院配备的基本药物已经覆盖了常见病、慢性病治疗,他们平时做得最多的就是凭借多年行医经验,通过调整用药量、改善生活方式帮助居民控制病情。如果患者确实需要基本药物之外的药品,“医联体”也搭建了总医院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特殊药品“绿色通道”,目前已为药房增配了社区用药目录外的阿奇霉素、脑宁、波立维等近20种常用药。总医院会将这些特殊药品送到社区,使患者不用再专门到总医院排队取药。
和平区卫生局局长李广靖介绍,和平区—医大总医院“医联体”合作不仅建立了人力资源和医疗资源共享机制,而且实行检查结果互认、医疗档案互信、远程会诊互通,还包括患者双向转诊机制探索社区首诊、分级诊疗模式。通过双向转诊,社区医院可以把遇到的疑难病症及时转给专家进行诊疗,总医院专家接诊后包括化验、检查、用药在内首选在社区平台解决,如果在社区解决不了则利用信息系统预约总医院各相关科室,康复期患者转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康复。
由“患者动”到“医生动”
“医联体”不仅方便了患者,同时也提升了社区医院医生的技术水平。张全乐是南营门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他对记者说:“我已经工作了七年,没有赶上前几年全市启动的全科医生培训,没能到大医院跟着专家出诊、查房、会诊。现在我天天跟着总医院的专家出门诊,他可以手把手地教我,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随时就能问,真是太方便了。”
医大总医院院长张建宁说,此次建立“医联体”是三级公立医院与社区医疗机构纵向合作的尝试,实现了由“患者动”到“医生动”的转变。三级医院的专家定期到社区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或者兼任学科带头人,开展咨询应诊、健康讲座,为社区医务人员提供培训和进修机会。基层医疗机构医务工作人员也可以到大医院进行进修和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诊疗水平。
据张建宁介绍,和平区还将依托医大总医院成立和平区消毒供应中心、病理诊断中心、检验中心和影像中心,目前已实现“B超远程会诊”,患者在社区进行B超检查时,医生如有需要可将影像传输到总医院超声诊断中心进行远程会诊,下一步还将建立区域影像系统实现X线平片、远程会诊、大型影像检查社区预约,总医院检查诊断社区打印报告及检查图像。
中医“医联体”即将启动
在与医大总医院共建“医联体”的同时,和平区日前还与中医一附院签署协议,搭建本市首家中医“医联体”,把名中医请到居民家门口儿。
中医一附院院长马融介绍,中医“医联体”包括8家医疗机构,即中医一附院、和平区中医医院及和平区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首先在和平区南市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启动。由于市民对简便、经济的中医治疗有着大量需求,中医一附院将向社区“国医堂”派出一批高年资的副主任医师出诊,专业涵盖内外妇儿等多学科。中医“医联体”将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在坚持首诊在社区的同时,把疑难杂症快速转诊到中医一附院,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相应承接中医一附院治疗后的康复性治疗。同时,中医“医联体”发挥中医一附院技术优势,拓展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项目,推动和平区中医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重点专科专病建设,满足社区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从市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今年本市将以三级综合医院为中心建立10家“医联体”。今后,本市三级医院将逐步转诊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慢性肾病等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患者,由基层医疗机构实施治疗、康复、护理、复查、随访,形成纵向分级诊疗服务模式;同时发挥医学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和医疗洗涤中心等功能,形成横向分级诊疗服务模式,编织搭建具有本市鲜明特点的纵横交错的分级诊疗服务网络。
“医联体”这一创新做法,正在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本文来源: 人民政府
19.04.2015 11:01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着力打造智能科技产业高地 李鸿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