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首届兵米旅游节开幕
小站稻是我国著名的优质水稻之一,原产于天津津南区小站地区,始于宋辽时期,成名于清朝末年。当年军事重镇“小站”位于此地,故名小站稻。首届小站稻兵米节活动重点开展了水稻农耕系列活动,以弘扬稻香小站兵米文化为主题,举行了祈福金秋秧歌、腰鼓、舞狮等庆丰收活动以及民俗歌舞、文艺演出、诗朗诵等。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田园氛围和原始农耕劳作过程,包括割水稻、扎稻草人、打新米、米桶脱米、石臼舂米等。今年的小站镇名洋湖都市庄园,千亩小站稻被饱满的稻穗压弯了腰,今年是名洋湖都市庄园恢复性种植小站稻的第六年,种植面积达千余亩,每亩小站稻的产量约1100斤,预计总产量将达110万吨。
活动现场,200余名游客进行了传统割稻子体验,他们手持镰刀,仔细地在田里进行收割。随后,来到田边,体验传统的水稻加工过程。游客们在一个大斗的旁边,首先进行“摔米”,将稻粒摔到斗内。随后,把稻粒放入石臼内,人站在另一端,用脚踏木板,一下下地为稻粒脱皮。“这踩了还没几下,就累了。”一位游客说,“如果我要是天天干这个就能把健身卡退了。”来自小站三小的一年级小朋友郝艳晴和弟弟一起进行了体验,她人小力弱,妈妈就帮着一起用力,踩了半天,稻粒也没脱下来几颗。“我以前都不知道农民伯伯收获大米这么累,我以后要更爱惜粮食,再也不剩饭了。”郝艳晴说。
稻粒脱皮以后,呈现出淡黄色的米粒,虽然口感不是特别好但是极富营养价值。而收割机收下的米,除了脱皮外还要进行深加工,成为市面上看到的那种晶莹剔透的稻米。人工割稻体验结束后,小站稻迎来机械化收割,预计10天左右,千亩稻田将全面完成收割,进入加工阶段。今年的新米预计月底上市,届时,市民可将尝到最新鲜的小站稻。
津南小站因水生、因兵兴、因米名,小站的军事文化和农耕文化密不可分。今年,名洋湖都市庄园在传承农耕文化的同时还注重发掘军事文化。10余名穿着清兵及新军服饰的演员、全副武装的真人CS队员、坦克军车等模型,受到了游客们的喜爱,大家争相合影。卡通人偶、糖画、熟梨糕、羊肉串、爆米花、艺术葫芦、面人等好吃的和好玩的民俗工艺,也受到了孩子们的追捧。
(信息来源: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