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确定就业增48万人 人均收入增8%
25.02.2015 11:31
本文来源: 总工会
《天津工人报》 通讯员王慧敏 见习记者高竹君
本报讯 日前,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2015年工作会议。会议确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途径开发就业岗位,预计全年新增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养老、医疗保险参保目标分别为680万人和1025万人,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由每人520元提高到670元,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并增加群众收入,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全年新增就业48万人
据了解,2015年将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途径开发就业岗位,全年新增就业4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8%以内。扶持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青年创业园、妇女创业基地和农民创业示范基地,为创业者提供“打包式”配套服务。对走上创业之路的给予小额担保贷款、项目推介等帮扶,对初创企业落实房租补贴、社保补贴等扶持。全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亿元,扶持3万人创业,带动10万人就业。积极引导大学生到基层、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将扶持期限延长到毕业前两年和毕业后五年;对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3000元求职补贴、落实包保责任,使年末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同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其他就业困难群体安置率达到85%以上。
养老保险参保目标680万人
据悉,2015年养老、医疗保险的参保目标分别为680万人和1025万人,并加大对新增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参保力度。劳务派遣用工参加社会保险由用工单位直接为派遣人员代扣代缴社会保险费,推进建筑等高风险行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同时,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老年人生活补助标准。居民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70元,门诊就医范围扩大到开展公立医院改革的二级医院。城镇职工生育医疗费的定额支付标准统一提高到3800元,城乡居民生育医疗费达到职工的6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
今年预计实现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并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颁布企业工资指导线,增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工资指导线,完善防暑降温费、中夜班津贴等福利待遇调整机制。进一步规范公务员津贴补贴,按照国家部署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结构,增加基本工资占比,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全面开展企业薪酬调查,发布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和人工成本信息,引导企业增加职工工资。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年内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建会企业超过85%。
另外,本市今年还将加快推进滨海新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推进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合同,推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向街乡镇和工业园区、产业园区延伸,及时将纠纷和矛盾化解在基层。深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实体化建设,深入推进“和谐筑网”行动和调解员万人培训计划,年内区县普遍设立调解中心,行业商会调解组织达到20家。推行用人单位信用等级评价动态管理,年内覆盖企业达到7万户。加强对劳务派遣用工参保、农民工工资支付、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的重点监察,切实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本文来源: 总工会
25.02.2015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