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庭就该“一切围着孩子转”?别陷爱的误区
天津北方网讯: 今天是第21个国际家庭日。
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有人曾将英文单词“家”——family,拆解为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爸爸和妈妈,我爱你),这种拆解,让人感到温馨的同时,也不禁用心去体味其深刻而美好的寓意。
多年前的影视作品中,一个时常被恋爱中的女方提给男方的问题是——“如果我和你母亲同时掉河里,你会先去救谁?”这个问题似乎让人很难回答。日前本市有关部门也作了一次颇为类似的调查,答案却出现一边倒的明确指向,一个关于“夫妻关系重要,还是亲子关系重要”的问题,七成被调查者选择亲子关系。原本因爱而结合的夫妻,当二人世界变成三口之家时,为何爱的天平发生了变化?爱人和孩子,你的最爱到底应该是谁?
“你们总吵架,是不是因为我是坏孩子?”
糟糕的夫妻关系,塑造出“问题”孩子
对于小江和小王,结了婚有了孩子,爱情就走进了坟墓。
昨天下午6点,小江把4岁的女儿格格从幼儿园接回家后,拿出拼图和孩子玩了起来。7点钟,小江的老公小王回到了家,换拖鞋时随口问了句:“有饭吗?”“冰箱里有饼,还有一罐可乐,你吃吧。”“不吃了。”说完小王就走进了卧室打游戏。小江听到“咣”的一声门响,心里很不是滋味。小江忍不住抱怨:“我既带孩子又上班容易吗?你什么都不管,回家就打游戏,还好意思问有没有饭!”于是跟女儿说:“格格,敲门,把你爸叫出来!”结果孩子的一句话,让小江更是心中酸涩:“我不去,我一敲门,你们俩又得打架。”
这就是小江和小王的生活常态:妻子一心扑在孩子身上,丈夫回来就直接坐在电脑旁,夫妻俩没有任何交流。
“自打有了孩子就这样。”小江告诉记者,为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下班后,她总是竭尽所能把时间都用在孩子身上,一直到10点洗漱睡觉,往往是把孩子哄着了,小江也睡着了。小王也有委屈,“我现在根本得不到妻子的关心,连看都不看我一眼,我不打游戏,干嘛?”
“我这么做还不是一切为了孩子,难道我还有错了?他呢,根本不管孩子,配当爸爸吗?”说着小江情绪显得有些激动,眼眶不禁湿润。
“我俩是同学,结婚前,追了她五年,她长得漂亮,家境又好,娶到她,我很知足,婚后,我俩虽然也爱拌嘴,但感情也还不错,谁知有了孩子,她变化很大,眼里只有孩子,周末又忙着带孩子上英语、学画画、学舞蹈,我根本没机会和她说上话。”小王说,孩子刚出生时,他也总帮忙带,但妻子总觉得他是添乱,慢慢的,也就不怎么管了。现在不仅妻子不关心他,孩子也不愿跟他在一起,这样的处境,让他很苦闷。
不管夫妻关系如何,女儿格格还是让小江很欣慰,琴、棋、书、画,样样不差。可随着女儿慢慢长大,一些奇怪的问题也让小江焦虑起来。“妈妈,我是一个坏孩子吧,所以你和爸爸常常因为我吵架。”“妈妈,你说,我要住奶奶家,永远不回来,你和爸爸是不是就不吵架了?”
“结婚这么多年了,还非要时时嘘寒问暖啊。”
七成受访者无意调整失衡的家庭关系
没有孩子,夫妻俩是甜甜蜜蜜的二人世界,有了孩子变成了三口之家,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哪个更重要?
连日来,记者就这一问题,通过微信朋友圈向群内80位家长进行问卷调查,被调查者年龄在28岁到45岁不等,其中妈妈48人,爸爸32人。
结果显示,有38位家长表示亲子关系更重要,20位家长认为夫妻关系更重要,另外22位家长表示两种关系同样重要,而在这22位家长中,又有将近一半的家长表示虽然二者同样重要,但行动上总会不自觉地把时间、精力、更多的关爱带给孩子。并且,有七成家长坦言,没有想过失衡的关系是否会影响到家庭生活,也并无主动调整的意识。
认为亲子关系更重要的家长给出的理由是:“孩子那么小,当然需要更多的爱和呵护,不管是妻子还是丈夫,都是成年人,不去照顾也不会有什么问题。”“结婚这么多年了,还非要时时嘘寒问暖啊。”“孩子是家庭的未来,把孩子照顾好了更重要。”“跟孩子有血缘关系,跟老公却没有,孩子你对他好,他永远不会离开你,老公就不一样了,现在社会这么乱,离婚率这么高,不一定靠得住。”
在当下的家庭关系中,为何如此多的人不约而同有这样想法?
天津华人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师、国家心理咨询师认证培训讲师纪宇认为,不少家庭出现这样的情况与人们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有关。如今,社会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造成不少人缺乏安全感,很多人觉得,世界上没有人比自己的子女更可靠、跟自己更亲近的了,于是就把全部的爱投注给了孩子。纪宇介绍,最近一两年,在他接触的案例中,比较明显的就是“80后”这些年轻的父母们表现较为极端,在给予孩子过多关注的同时却忽略了另一半。对于这些年轻妈妈来说,抚养孩子的任何一个细节几乎都能成为焦虑源,比如奶瓶要选什么材质,奶嘴要选什么形状,孩子睡觉哪种姿势好,哪个早教机构好等等,这也让孩子倍感压力,因“被关注”太多,产生心理问题的孩子也越来越多。
纪宇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要从“80后”的成长经历谈起,作为独生子女一代,“80后”从小得到父母的关爱较多,因此在子女教育上,从原生家庭继承来了更加关注孩子的观念和习惯。从小得到太多父母的关注和照料,还造成一个后果,那就是世界上只有父母最可靠,他们结婚后,很难将自己完全交给妻子或丈夫这个“外人”,一旦有了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自己人”就把那个“外人”置之一边了。
“一对缺爱的夫妻,很难培养出内心健康、自信、有力量的孩子。”
专家:夫妻关系才是家庭“定海神针”
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同样是就有关“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哪个更重要”这一问题进行随机访问,结果显示,有七成被调查者认为亲子关系更加重要,而把夫妻关系摆在了次要位置。与此呼应,另一项关于青少年犯罪成因的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有近八成的孩子是来自家庭结构不健全或夫妻之间有暴力、冷暴力现象存在的缺爱家庭。
在天津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研究员陈秀茹看来,孩子有问题,病根在家长,一对缺爱的夫妻,很难培养出内心健康、自信、有力量的孩子,父母关系不和谐甚至有可能影响孩子一生。
有人会疑惑,教育孩子怎么与夫妻恩爱不恩爱扯上关系了呢?我爱孩子,另一半也爱孩子不就足够了吗?陈秀茹说,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如果把家比作一座小房子,那么夫妻关系就是一个家庭的根基,它是家庭里的第一关系,重于亲子关系。为什么这么说?陈秀茹说:“在家庭关系中,父母、兄妹、孩子最终都是要与我们分离的,而真正陪伴一生的却是夫妻,需要一辈子去陪伴的关系该是多么重要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讲,夫妻是家庭收入的创造者、家庭气氛的维护者和缔造者、双方老人的赡养者和孩子的教育者。
陈秀茹说,当夫妻关系紧张时,孩子是缺爱的、内心是孤独的、没有力量的。只有良好的夫妻关系才能营造出爱的空气、阳光和雨露,滋润幼苗成长。反之,缺爱家庭里培养出的孩子很容易成为仙人掌,带刺儿扎人。一个健康的家庭应该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爸爸,爸爸妈妈一起深爱着孩子。在互相欣赏的夫妻关系中,男方是妻子眼中的好丈夫,那么自然会成为孩子眼中象征“正义”、“力量”的好爸爸;如果女方是丈夫眼中的好妻子,也顺理成章会成为孩子心中“温柔”、“善良”的好妈妈。这样和美的夫妻关系,即便不表露在外,也会为孩子带来积极影响。
此外,陈秀茹认为,夫妻关系决定亲子关系,甚至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婚姻。夫妻结合组成的家庭是孩子的原生家庭,夫妻之间相处的模式,很容易被孩子带到他的新生家庭中,如果你是位妈妈,你有一个女儿,你会发现她选择的爱人多多少少会带有她父亲的影子,而她在处理与丈夫的关系时,与你如何对待自己的丈夫是那么相似。
如果把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倒置会怎样?陈秀茹告诉记者,在很多前来向她咨询的人群中,有很多家长痛苦不堪,他们这样抱怨自己的孩子——“我把房子、存折都给你了,一辈子都围着你转,你怎么不懂得疼我?”亲子关系摆在了第一位,而忽视夫妻关系的建设,家长很容易培养出一个自私的孩子、一个不能自立的孩子、一个不孝的孩子。中国有句古语叫“三十而立”,而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孩子成年了仍无法自立,这与家庭中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倒置不无关系。
“孩子看到的比我们想到的还要多。”
父母是孩子生命成长的原型
陈惠婷曾是一名亲子关系讲师,在很长时间里,和家长们分享如何培养自信自立幸福快乐的孩子。经过多年的学习实践以及与家长的交流,她发现要想孩子好,首先父母的夫妻关系要处理好。也正是这样的指引,她从一名关注亲子的讲师成长为一名国际NLP婚姻指导师。
5月10日,受本市某俱乐部的邀请,陈惠婷将自己的感悟浓缩成《幸福婚姻,我做主》的讲座与大家分享。讲座结束后,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陈惠婷认为,孩子是父母的镜子,父母是孩子生命成长的原型,遵循来者优先的系统法则,生命系统中先有夫妻关系,再有亲子关系,因此,亲密快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成长的基础,互敬互爱的夫妻关系则是家庭的磐石。
陈惠婷说,如果夫妻间没有一个稳定的婚姻关系,那么每一个亲子关系的美好时刻,都可能成为夫妻之间的战场,也会成为孩子生命原型的塑造场。孩子通过观察父母以及父母与自己之间的互动,来学习如何与自己年长、同龄、年幼的人相处。男孩从中观察爸爸如何对待妈妈,这可能会影响到将来他用什么方式和女友相处;女孩观察妈妈怎么做女人,或许会影响她与男人的相处方式。此外,孩子也许还会看到爸爸妈妈如何处理情绪,看到爸爸妈妈面对冲突如何化解等等,孩子看到的比我们想到的还要多。
在工作中,陈惠婷遇到这样一个案例。博文的爸爸很爱玩,经常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来,很少顾及家庭,妈妈没少和爸爸生气。妈妈常常这样对博文说,长大后不要像爸爸那样没出息。于是博文从内心里看不起爸爸。博文工作以后,买了房子,把妈妈接到一起住,却发现妈妈并没有因此变得开心。博文很困惑,为了照顾妈妈,他不谈恋爱、不结婚,自己的婚事都耽误了,却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些什么。
陈惠婷说,如果一个家庭疏忽了夫妻关系的建设,把做好爸爸或者好妈妈优先于做好夫妻来考虑,最后的结果是孩子会下意识地去帮助维系父母之间的关系,有时候甚至以产生心理问题为代价。就像博文,由于父母关系不和,他不自觉介入父母之间,在某种程度上试图承担上一代人的责任,为了母亲的快乐,想成为比父亲还要合格的“丈夫”,却牺牲了自己本该有的生活体验。因此,对于孩子来说,父母关系的和谐往往比父母对自己需要的满足更为重要,就像台湾知名作家林良在《永远的孩子》一书中所写:岁月是淡淡的光影,只有童年才是连贯一生的。战乱的过程当中,人情冷暖,家道中落,不觉得怎么灰心,心中的暖意是那一对和睦相处的父母,给我一生最大的祝福。
真正的母爱
是得体的退出
赵女士的儿子小飞今年上八年级,安静乖巧,学习成绩很好,作为妈妈,赵女士十分自豪,不仅因为儿子时常被老师夸奖,更重要的是,她是儿子最好的朋友,这让很多青春期孩子的家长“羡慕嫉妒恨”。“我们娘俩无话不谈,出门手拉手,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聊到很晚,小飞特别听话,和谁交往、参加什么活动甚至吃什么都征求我的意见,让我说了算。这十几年,我的用心没有白费,教育孩子不全力倾注,怎么成功?”
被很多家长争相取经的赵女士,果真成功了吗?
带着如上案例,记者找到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正面管教候选导师陈玥,请她作一分析。“不能说赵女士不爱孩子,但是比起控制和占有,我觉得她更爱后者。凭直觉,这位赵女士和她丈夫的关系应该不会太好,不仅如此,小飞与爸爸的关系也不会很融洽。”陈玥的猜测与记者所了解到的事实如出一辙,赵女士已经与丈夫分居多年,儿子对爸爸漠不关心,时常爱搭不理。陈玥分析,关系不融洽的夫妻,通常双方或一方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身上,给予孩子的关注过多,却忽略了另一半的存在。实际上按照家庭系统排列,小飞已经站到了赵女士老公的位置,爸爸在这个家庭中的角色出现了弱化,而爸爸是“力量”的代表,如果孩子与爸爸的联结不够紧密,会有什么后果呢?简单说,小飞可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乃至各种关系的处理上,会有无力感,而与妈妈关系过于密切,凡事他会很在意妈妈的感受,可能导致与未来伴侣的关系难以亲近。
陈玥说,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夫妻关系应该是第一关系,亲子关系不该凌驾之上。事实上,夫妻关系自始至终是向内发展的,是要陪伴我们一生的,而亲子关系是不停地发生着向外的指向,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孩子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分离,这种分离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从他脱离母体的那一刻,一直到他长大成人走出原生家庭,成立自己的小家。作为父母,正确的做法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对于另一半的关注丝毫未减,而对于孩子却是在逐渐放手,正像有人说的,真正的母爱应该是一场得体的退出。
为什么要逐渐放手、得体退出?陈玥认为,这是基于尊重孩子的成长发育规律而采取的行动。孩子在两岁的时候会迎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一时期自我意识觉醒,他会突然发现自己是与别人不一样的个体,他开始喜欢说“不”,希望独立。这个时候,家长应该适当允许孩子在一定范围内探索尝试。第二个叛逆期是青春期,他会更加渴望证明自己是独立的个体,渴望得到更大的空间。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给予孩子的范围、界限会越来越宽,在行为上对孩子的照料应该越来越少。
陈玥说,在人的一生中,爱与分离是永恒的主题,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而唯有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为了分离。如何使孩子顺利脱离原生家庭?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家长有智慧地表达爱、付出爱,并且有能力进行领引。这种付出其实从孩子在胎儿期就开始了,你应该尽己所能为孩子在胎儿期建立良好的安全感,出生后0至6岁婴幼儿期给予良好的照料,帮助其塑造积极向上的性格,青少年时期则侧重各项能力的培养,最终使孩子形成基本的自立能力,从而脱离原生家庭。
如何平衡夫妻关系 与亲子关系?
陈秀茹认为,血缘关系亘古不变,姻缘关系相对容易改变,就更要善于呵护经营,摆在第一位。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爱出了问题。如何去爱,并不是我们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有会爱才是真爱,真爱是需要我们不断学习的。当我们爱的能力不够时,随着新生命的到来,家庭关系的天平就容易失衡,这时夫妻双方一定要有所察觉,不要让孩子成为你的最爱,而是要多多关注另一半的需求,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细贴的眼神,都会成为夫妻关系的润滑剂。在家庭生活中,男人要无条件地爱妻子,女人无条件地尊重丈夫,但无条件并不是没有底线,女人一定要爱自己,有智慧,男人一定要有责任、有担当。
陈秀茹说,强调夫妻关系重要,并不代表只顾夫妻两人恩爱而不管孩子,在孩子年幼时,孩子需要父母的照料,这种照料是两个人的责任,应该夫妻两人共同进行。遇到问题,要及时沟通,多给对方以理解。切勿以孩子需要更多关注为借口,而忽略夫妻关系建设,可以多创造一些机会,营造只属于两个人的空间。
陈惠婷认为良好的夫妻关系需要夫妻双方拥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幸福浪漫的生活需要经营策划,双方都应具备成熟的心态,时常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伴侣全然接纳,允许对方把情绪带回家,遇到问题,双方一起解决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