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传承文化艺术成果 拓宽馆校共建实践渠道
本报讯(记者张策 徐德明)“5·18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市教委、天津戏剧博物馆联合举办“天津市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展示交流会”。交流会旨在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的实施意见》和《天津市推进文化教育融合框架协议》,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津沽文化的浸润作用,将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落到实处,不断拓展博物馆与学校间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工作及美育的渠道。
本次交流活动在天津戏剧博物馆举行。活动结合学校文化艺术传承的特色,以图文并茂的展牌形式,展示本市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京剧进课堂或传统文化艺术传承活动、华世奎书法文化传习室进校园的成果。南开区实验学校幼儿部、河西区湘江道小学、河东区二号桥中学等9所学校的师生登上天津戏剧博物馆的百年戏楼,以彩唱与清唱相结合的方式,和平区鞍山道小学、河北区育婴里第二小学、西青区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以书法、剪纸、年画等现场制作方式,呈现、交流多年来本市中小学推进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扎实开展学校美育文化工作的成果。孩子们在戏剧博物馆上了一堂难忘的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实践课。
作为全国首家戏剧博物馆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戏剧博物馆曾获“天津市学校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基地”称号。该馆将探索建立文化与教育等部门长效合作机制,共同营造美育协同育人的氛围,在充分挖掘社会文化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优秀文化艺术育人机制。
市教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难忘而有意义的美育与文化艺术传承实践体验之旅,不仅达到了馆校间相互学习、共同分享的目的,也将进一步推进全市中小学走进博物馆传承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美育工作的深入开展,推动本市美育实施意见及文化教育融合的有效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滋养人,共同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来源:天津教育报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