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以上女性抽样调查显示妇女就业仍有许多困扰
天津频道 日前,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等部门对天津市市区20岁以上普通女性(不含在校大学生及退休人员)1045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本市妇女的就业水平保持了较好的状态,但妇女经济收入低于全市平均工资水平、工作压力普遍偏大、失业后再就业与生育后再就业相对困难等问题同样不容小觑,应当引起社会关注。
影响女性就业的四大因素
■ 对工作适宜性要求过高
如今,在求职者抱怨“工作不好找”的同时,很多企业也大呼冤枉,不是自己挑员工,而是员工挑企业。现代社会,女性找不到工作,很有可能是自身对工作适宜性要求过强,对工作选择性过高的结果。
调查表明,对于劳动者而言,绝对适宜的工作是不存在的,所谓的适宜性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如果劳动者过分强调工作的适宜性,就有可能成为实现就业的障碍。在此次调查的未就业妇女中,“没有合适的工作”,占未就业妇女的31.2%,其实她们并不是完全不可以工作,只是由于自身的工作选择性较强,未能加入到就业的行列中来。
■ 晋升机会低挫伤积极性
工资收入增加与职务晋升作为体现职场价值的两个方面,也同样是职场女性追逐的重点。但从调查的情况看,近五年来就业妇女涨过工资的占80.6%,没涨过工资的占19.4%;在晋升方面,近五年来职务晋升过的占18.1%,没晋升过的占81.9%。以上数据反映出,就业妇女工资增长较为普遍,令人满意,但从业妇女职务晋升的机会还比较小,制约了妇女的发展。同时,女性收入低于男性是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女性就业的积极性。
■ 频繁跳槽致工作稳定性差
对于现代人来说,换工作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问题,暂且不论频繁跳槽是否有利于提升就业水平,但工作稳定性差是一定的。
此次调查的结果显示,在过去五年中天津市就业妇女换工作的比例为64.6%,而未就业妇女换工作的比例为75.7%。可以看出,未就业妇女换工作的程度要高于已就业妇女。未就业妇女换工作比例高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对工作环境及工作条件有一定的适宜性要求,二是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具有不稳定性,三是工作的技术含量较低且竞争较为激烈。可见,较高的换工作频率主要集中在失业后未能就业的妇女身上,频繁更换工作给她们就业带来一定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