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地下综合管廊项目纳入国家试点 已开工30公里
据悉,青岛地下综合管廊纳入国家试点的21个项目共计49公里,目前已经累计开工约30公里,其中建成6.8公里廊体;海绵城市试点区将于2018年底完成25.24平方公里建设目标,截至目前试点区已累计开工38个项目,完成18个试点项目(包括8个样板工程),建成面积约3.39平方公里,形成一定示范效应。
综合管廊建成6.8公里廊体
2008年,青岛市在高新区率先启动地下综合管廊规划建设,目前已建成使用54公里,在全国形成首个具有示范意义的片区化地下综合管廊样板工程。按照市政府工作安排,青岛市“十三五”期间将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60公里以上。纳入国家试点的21个项目共计49公里,目前已经累计开工14个项目约30公里,其中建成6.8公里廊体。计划2017年全部建成,2018年投入运营。
据悉,按照地下综合管廊规划,目前,青岛市老城区范围内的威海路、安顺路等区域正在规划设计地下综合管廊,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尚未开工建设。其中市北区结合威海路地下综合体建设同步规划地下综合管廊,已完成建设方案编制,目前正在办理规划相关手续。
海绵城市建成3.39平方公里
照国家试点要求,青岛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将于2018年底完成25.24平方公里建设目标,截至目前试点区已累计开工38个项目,完成18个试点项目(包括8个样板工程),建成面积约3.39平方公里,形成一定示范效应。目前其他项目正在加快办理前期手续,今年将大规模推进,计划年内完成试点项目总量的70%。
据悉,青岛市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在李沧中西部老城区,东至青银高速,西至环湾路,北至湘潭路,南至文安路、中崂路,流域总面积共25.24平方公里。其中老虎山公园位于李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区范围内,目前已经进入方案设计阶段,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在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了项目现状及海绵城市建设要求。除此之外,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文件要求和《青岛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6-2030年)》,2020年25%建成区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目标要求,到2030年80%的建成区面积达到目标要求。目前各区市结合新区开发建设改造,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