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头创新 领跑时代 ——记“老劳模”的“新贡献”
27.05.2016 09:43
本文来源: 总工会
发表于《天津工人报》2016-5-25。
编者按:他们是钻研求精的劳动者;他们是行业技术的领军者;他们是科技创新的开拓者。他们不断挑战和克服难题,努力追求卓越,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他们践行工匠精神,唱响“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时代强音;他们用不懈的行动,诠释着“劳模”——这个他们共同名字的精神内涵。
近日,本报记者走近本市一群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劳动模范身边,记录下他们在新形势、新发展、新环境下立足本岗、奉献不息的事迹。
新形势面临新挑战,新发展迎来新课题。如何适应新的环境、闯出新的道路,成为摆在劳模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是躺在功劳簿上睡觉,还是乘势奋发、迎难而上?他们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市场逆境中革新降成本
当钢铁、钢管行业步入调整期,除了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销路以外,如何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成为行内企业重点考虑的问题。在这方面,全国劳动模范、天津钢管集团管加工部主任电气师李刚想到了前面、干到了前面。
为了使“大无缝”逆势发展,身为公司技术带头人的李刚认准了通过优化技术节约成本这条路,一门心思带领职工革新技术、更新工艺。针对步进梁粘钢这一困扰热处理质量的老大难问题,他和管加工部攻关团队经过反复试验、改造,成功提出了解决方案,预计每年可降低因粘钢造成的额外加工成本数百万元;组织成立备件自修小组,最大限度降低外委修复件,年节约费用100多万元。此外,他还成功研发出特殊扣套管拧接技术,使成材率大幅提高。在谈到未来行业发展时,李刚充满自信地说:“短期的经营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持挖掘技术潜力,继续将劳模精神发扬光大,就一定能够在市场逆境中闯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一封小“家书”家长解焦虑
又是一年高考季,表现得最为焦虑的不是学生,而是家长。为了帮学生和家长减轻高考前压力,全国劳动模范、四十一中校长袁滨渤利用书写“家书”的方式,与家长们进行交流沟通,跟他们说说心里话,减轻他们的焦虑感。袁滨渤的做法赢得了很多家长的认可与赞同。
“以前,我们都是以参加家长会的形式,与老师们进行沟通。校长给家长写‘家书’我还是第一次收到。通过小小的‘家书’,我们学会了如何尊重孩子,如何帮孩子减轻心理压力,确实感触很深,让我们为之一振……”四十一中学一名学生家长对记者说。
谈及写“家书”的初衷,袁滨渤从书桌中拿起一份写好的“家书”说:“这是马上要发出的一封1500字的‘家书’。以前我曾在家长会上与家长们进行交流,但是由于家长会上家长较多,不能针对不同情况进行逐一分析解答,达不到为大部分学生减压的目的。于是,在今年高考前,我对之前开家长会的想法进行了创新,采取了‘家书’的形式与他们一对一进行交流,这样一来每位家长、学生存在的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下一步,我还要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发挥劳模精神,在稳抓文化知识的基础上,提升每封‘家书’的含金量,给学生和家长更多帮助。”
工艺巧创新省时又创效
近两年,油价长时间低位震荡,作为油田工程服务单位的井下公司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发展压力。面对新情况,全国劳模、大港油田井下作业第三修井分公司306队队长乔卫东有着自己独到的做法,并且这一做法在井下作业中广泛应用,得到了同行业人士的认可。
电泵采油工艺是高产油井的重要举升工艺,电泵导轮是进行井下电泵作业的重要工具。施工时,近2000米长、1.5吨重的电缆缠绕在导轮上,需要几个人合力才能转动,费时费力,还存在巨大安全隐患。今年,乔卫东对技术进行了创新,通过巧借机车液压动力源技术,给电泵导轮上加装液压控制阀和减速器,使原先需要4天才能完成的检电作业任务,拨动手柄后只需3天左右即可完成,缩短了工作时间。
乔卫东的创新技术不仅体现在省心、省时、省力上,还体现在为企业创效上。技术办主任王长水说:“由乔卫东研制的多功能循环罐,广泛地使用在冲洗、钻塞等工序施工中,实现了洗井液回收利用和污水不落地施工,单次作业可节水30吨,减少污水外排30吨,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行成本。”
本报记者秦帆见习记者孙欣
本文来源: 总工会
27.05.2016 0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