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既要“干净”也要干劲

11.03.2015  23:02

      新华网北京3月11日电(记者白靖利)政府对于官员的政绩考核,从导向与指标均出现了转折性变化。惩治“为官不为”“懒政怠政”,写进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新华社的最新报道称,全国已有数千名干部因“不作为”被处理。

        领导干部素养是多方面的,贯穿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集中到忠诚、干净、担当这三个方面。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开展以及中央高压反腐的背景下,对于“忠诚”和“干净”的强调已经很多,也取得了明显效果。但是,“担当”在一些地方、一些干部身上体现得不明显。工作干劲不足,“为官不为”现象有所抬头。

        干劲不足主要表现为,“不收礼、不吃饭、不收红包,该做的事也不做了”,“以表面干净掩盖实质不为”。抱怨“为官不易”,没有干劲者有之;认为“多干多错”,精神懈怠者有之;只顾享受,“遇见难题绕着走,碰到矛盾就溜边”者亦有之。这些“庸懒散”做派,与部分干部“权力观”不正确、作风不过硬有关。

        经济下行、考核标准不再单纯追求GDP,让一些干部失去了“追求”。简政放权则被部分干部认为就是把什么事情都推给市场,自己当甩手掌柜。而在高压反腐的形势下,少数干部甚至认为改革有风险,干事难免犯错,不干事才不会违规,害怕主动作为会“摊上事儿”。

        另一方面,面对各种新常态,一些干部并没有与时俱进,对新的规律和形势认识不足,没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无法解决新常态下的新矛盾、新问题。不适应形势、不懂得应变、不知道该怎么做,成为部分干部的真实写照。

        “为官不为”其实就是懒政,其危害并不比“乱作为”小多少。尤其在“新常态”下,党员干部不作为、没担当,不但会贻误发展的好时机,更会抵消中央的各种努力,导致中央的好政策梗阻在出台实施的“最先一公里”和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严重影响改革效率,降低政府公信力。而且由于基层干部与普通群众联系更为紧密,绝大部分政策都须他们来落实。所以,基层干部没有干劲的危害可能更大。

        中央各级政府已经注意到“为官不为”现象,并采取了相应措施。要惩治“为官不为”,让领导干部都有干劲,首先还得继续完善考核机制,通过追究责任、公开曝光等形式,让“为官不为”者付出代价,而让想干事、能干事、有担当的党员干部有发挥的空间,也有干事的保障。

        面对新常态,领导干部也应有新状态。既要强化责任担当,加强作风建设,也要加强学习,把增强本领作为必修课。在梳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正确思路的基础上,切实解决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提高把握和运用经济规律、依法开展经济工作、妥善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