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年代 蓟县太平庄六老人土抬杆炮退敌

30.07.2015  16:51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天津北方网讯: 在抗日战争年代,蓟县马伸桥镇太平庄村有137人参加革命、120人加入中国共产党,村里至今流传着许多抗战故事,“六老人退敌”就是其中之一。

  提起景色宜人、交通便利的太平庄村,许多来过蓟县旅游的市民首先想到的是这里可口的蓝莓。这座发展迅速的新农村是当年“龙山万人大暴动”的指挥中心,诞生了不少平民英雄,他们奋勇抗日的故事流传至今。记者昨天采访时了解到,蓟县百姓耳熟能详的“六老人退敌”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76岁的村民张德林告诉记者,太平庄村是抗日联军16总队的大本营,“龙山抗日大暴动”发生后,这里成为日伪军攻击的主要目标。1938年8月底,16总队正在攻打蓟县县城,驻马兰峪的日军骑兵队趁太平庄村空虚,趁机发动袭击。“咱们村的年轻人那时大多参军,看守大本营的任务就落在刘志、宋会珍、张福同、张合、李震、王顺这六个‘老头儿’身上。”张德林告诉记者,说是“老头儿”,其实他们也就五十来岁,是村里有威望的老农,负责看守后勤物资。

  村史记载,当时村里只有一支七九式步枪、几支土制火枪和几棵抬杆炮。之所以称“”,是因为抬杆炮又称“柳木炮”,是当地村民发明的土制大炮。“这种炮用盆口粗细的圆柳木或榆木树干为原料,长两三米,将树干中间掏空,再打上铁箍,涂成黑炭色,看起来就像是一门铁炮。”张德林告诉记者,面对十多名敌人组成的骑兵队,六位老人沉住了气,在每个炮筒里加入事先预备好的几斤黑火药,并掺进砸碎了的生铁、砂石。

  等敌人距离只有几百米时,刘志老人点燃抬杆炮,其他几位则举枪射击马匹,顿时爆响如雷,铁沙如雨,吓得敌人惊慌失措。“敌人以为村里埋伏着八路军的主力,立即掉转方向逃走。”张德林告诉记者,其实抬杆炮只是响声震天,除非敌人离得很近,否则没有多少攻击力,“这次战斗惊心动魄,因为离炮筒太近,几位老人的耳朵被震聋,刘志的肩膀被炮筒撞脱臼。”这场惊险的保卫战守护了村民,被记入了蓟县的抗战史。

滨海旅游区域将建社区服务中心
项目计划2020年投用     从中新天津生态城获发改委
生态城厚植投资兴业土壤
出台一系列让企业“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举措发改委
马克思主义指引中国成功走上康庄大道
── 二论习近平总书记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发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