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明确两化融合发展目标 到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全国领先

29.11.2016  03:03
  目前 
  天津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81.6,初步形成智能制造“5+1+2”格局
  2018年
  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80%以上
  2020年
  “双创”体系和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建设完成
  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编制了《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规划指出,到2020年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将达到85,比2015年提高约12。从市工信委获悉,目前天津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81.6,本市的目标是到2020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水平要达到全国领先。
  本市近年来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信息化发展指数达89.57,居全国第四位,光纤入户能力达790万户,成为国内首个实现全光网络的城市。滨海工业云、海康视频云、卓朗科技云、长荣印刷云等一批工业云平台快速发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步伐加快,围绕企业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发展以人机智能交互、柔性敏捷生产等为特征的智能制造方式,已初步形成智能制造“5+1+2”的格局:赛象科技、百利阳光、昂林茂峰、中汽工程、中科曙光5家企业被工信部列为智能制造专项,天士力成为首批试点示范企业,天津中德合作应用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培训基地、海尔中德合作(天津)洗衣机互联工厂2个项目成为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项目。引导制造企业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按需、众包、众创等研发设计模式,满足用户小批量、多品种、个性化要求。全市重点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业普及率达63.7%,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49.2%,而全国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是61.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是45.4%。
  市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加快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本市下一步将积极推进中德智能制造示范区、京津冀大数据综合示范区建设;将以激发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重点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服务型制造等网络化生产新模式,增强支撑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基础技术、解决方案、安全保障等能力,强化体制机制、国企改革、财税金融等七个方面的政策保障,进一步激发制造业发展新动能。
  到2018年,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以上,工业云企业用户翻一番,新产品研发周期缩短12%以上,库存周转率提高25%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5%以上,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0年,“双创”体系和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建设完成,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水平全国领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