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资系统人才工作要点

27.04.2015  16:47

  2015年国资系统人才工作将紧紧围绕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心任务,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着力在为重点企业、重大项目、重点课题配齐配强人才上取得突破,不断强化聚才措施、畅通引才借智渠道;着力在培养优秀企业家、技术领军人、专业带头人和高技能人才上取得突破,不断强化培养培训措施、努力打造与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高水平人才团队;着力在党管人才机制创新上取得突破,不断强化人才部门自身建设、提升人才工作服务保障水平;着力在人才环境营造上取得突破,不断完善人才激励办法,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动能,打造良好的人才生态圈,为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重点工作如下:

  一、科学编制规划,为国资“十三五”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1、编制好国资系统“十三五”人才规划。聘请我市有关专家、抽调系统内组织人事部门骨干,组成国资系统人才规划编制小组,围绕我市国有经济“十三五”发展目标,采取数据梳理、需求预测、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多种手段,坚持问题导向、力争突破创新,科学编制国资系统“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

  2、推动各集团公司做好人才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全系统相关人员进行“人才规划编制”专题培训,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和专题研讨,针对制约企业转型发展的人才瓶颈问题进行对策研究。各集团公司要认真组织好本集团及所属企业的人才规划编制工作,6月底前完成规划初稿。

  3、组织专家进行人才规划评审。各集团公司要组织内外部专家,对集团和所属企业的“十三五”人才规划进行评审,按照专家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并于8月底前上报规划送审稿。国资系统人才办将聘请外部人力资源专家和内部管理(技术)专家,成立人才规划评审委员会,对国资系统及各集团的“十三五”人才规划进行评审。

  二、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大力引进高端紧缺人才

  1、制定人才引进专项工作方案。各集团公司要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目标,认真梳理人才缺口,细化高端(紧缺)人才需求、资格条件和来源方向,明确人才引进的具体目标和完成时限,编制详实的人才引进专项工作方案,将重点引进高新技术、资本运作、金融投资和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并细化为各集团公司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

  2、拓展高端人才引进渠道平台。继续举办海外人才智力合作对接会,组织相关集团与海外华人社团、留学生组织进行对接洽谈,畅通海外人才信息渠道,形成契约化的海外人才搜寻、推荐服务机制。建立高端人才猎头打包平台,汇集企业高端人才需求,通过全系统需求打包方式,寻求国内外知名猎头机构进行人才服务,建立对口合作渠道,帮助企业引进急需短缺人才、降低引才成本。

  3、强化人才集聚引进手段。利用留学服务中心等人才门户网站,定期发布国资系统人才需求,帮助企业搜集短缺人才信息。采取统一组团方式,组织企业到重点高校举办专场招聘会,打造“天津国资”人才集聚效应和品牌吸引力。指导各集团依托企业技术中心申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强化与对口高校合作渠道,大力引进博士后人才;探索柔性引进、联合研发、项目合作、技术服务等人才智力引进新模式,采取多种方式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

  三、完善人才培养培训措施,打造高水平国资人才团队

  1、抓好技术领军拔尖人才培养。启动“国资系统授衔专家”选拔;开展新一轮“131”创新人才人选选拔,形成1200人左右的拔尖人才培养梯队,逐人制订培养目标计划、配备培养导师,以两年为一个周期,通过选派到重点项目、重点课题、重点岗位锻炼,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培训机构进修,到同行知名专家、院士身边学习等多种方式,培养技术领军带头人。继续举办“创新人才大讲堂”活动,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拔尖人才赴德国进行企业创新管理高级研修。

  2、抓好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培训。启动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工程,选拔建立企业运营管理、财务管理、资本运作、品牌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培养梯队,逐人制订培养目标计划,以两年为一个周期,通过组织对口专业进修培训,选派到重点企业、重点岗位锻炼培养,到合资企业挂职、任职等多种方式,培养高水平管理人才团队。

  3、加强技能实用人才培训。加大技能尖子人才培养力度,相关集团要明确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建立技能尖子人才培养梯队,在所属职业院校建立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利用争当首席技师、技术能手和技能大赛、技术比武等活动,采取实岗锻炼、师徒传承与技能提升培训相结合等形式,围绕工艺规程、服务流程、操作难点和设备操控技术等编制课程内容,充分利用我市“百万技能人才培训工程”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搞好一线操作骨干的职业技能培训,加速培养企业发展急需的高技能人才。

  4、搞好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根据国家和我市“知识更新工程”的有关安排,各单位要认真抓好继续教育工作,针对企业技术和管理难题,聘请国内外专家开展专题培训、讲座,不断加大继续教育投入,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确保继续教育时间落实。

  四、创新人才政策机制,打造良好的国资人才生态圈

  1、加大人才资金投入力度。各单位要筹集建立人才专项资金,不断加大投入力度,资助重点企业引进关键核心人才、重奖做出突出贡献的创新人才、培养领军拔尖人才。国资人才办将约请市有关职能部门,开展人才政策培训,指导帮助企业充分用好国家和我市的人才支持政策,积极争取人才基金资助。

  2、建好人才政策“特区”。积极探索人才股权激励试点,围绕研发平台、技术中心、重大项目开展政策机制创新,研究出台各种优先和特殊政策,创新薪酬模式,建立科学规范的中长期激励制度,采取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激励办法,最大限度激发各类人才进取精神和创业激情,营造良好的国资人才生态圈。

  3、搞好人才政策机制调研。组织各单位人才部门人员开展专题调研,针对企业人才工作重点难点问题,搞好专项研究和政策调研,针对制约企业发展的人才政策瓶颈,研究对策措施;定期召开人才服务对接会,加强协调指导,交流典型经验。

  五、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升全系统人才工作整体水平

  1、抓好人才工作部门建设。引导企业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理念,构建全新人才开发管理体系,建立人才部门建设规范,明确职能定位、工作流程、人员配置、资格准入和工作标准等。启动全系统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强化人才工作目标责任。

  2、抓好人才工作团队建设。组织全系统组织人事干部开展现代人力资源理念和人才开发技术专项培训,加强企业间的相互学习交流,吸收借鉴先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人才开发手段,不断提升全系统人才工作团队的整体水平。